一、形势
16年新年伊始第一周,中国股市再现“奇葩”异景,两次熔断机制因为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夭折。如同15年的股灾1.0与股灾2.0一样,这同样将载入中国股市发展史的史册。时下,对管理层非议不少,然而在自己看来,知错立马改正,这已经是相当难能可贵的了。因为,这显然要比死不认错强之百倍了。当然,这个话题已经远超自己的能力圈,自己还是当研究如何赚钱要紧。
周末“闲来一坐”复盘,不禁心中有点“怕怕”啊呵,因为据自己看,此次因熔断机制而造成的暴跌,又不亚于股灾3.0版,因为许多的票票差不多又被打回股灾2.0之时的水平啦!显然,人在“跌途”,当需要对未来作进一步的筹划了!
对未来预测的事自己一向少说,因为对于未来神也预测不准,世界级的投资大师们都对此心知肚明不作预测,更况我等平庸之辈乎?!
但是不预测,不等于没有感觉,更不等于心中没有想法儿。照实说,依自己目前的“感觉”未来不过有四种状态:
1、齐跌状态。近观中国股市,正如自己在《新潮派与保守派的博弈》一文中说的,似乎主板与中小创们形成了一种“对立”,至少在一些投资者心中是有这种“对应”情绪的(至于本人,在自己的眼里其实对谁也不歧视,因为它们都是股票)。不过,近几年令主板眼红着急的是,以创业板为“急先锋”,它们自12年以来开启了几年的波澜壮阔的大牛,令它们的持有者赚了个盆满钵满,相比之下,主板们则显得落寞得多。然而,无论是股灾1.0、2.0,还是此次的3.0,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命运:齐跌!即真正下跌起来,主板们的许多票票一点也不示弱(当然也不是没有差异,相对来讲主板的有些票票倒较为坚挺一些,但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究竟是城门失火,殃及渔池呢,还是什么原因,反正在股灾面前,它们结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齐跌!这种齐跌的状态是不是继续呢?
2、涨跌对立状态。早就有市场人士预言创业板的泡沫破裂了,并且有市场人士提出远离“黑五类”。按照常识,创业板经过股灾,今天大概整体市盈率也当在80倍的水平,如果我们将它300家股票视为一家企业的话,它们能够保持年复合增长80%、60%的水平吗?整体讲,泡泡是如小秃脑袋上的虱子显而易见的。相比之下,主板上的一些所谓的蓝筹、优秀企业近几年则被打压得厉害。风水轮流转,是不是以注册制实施为契机,因此改变投资者预期进而风格切换,让它们扬眉吐气呢?这似乎颇代表一部分市场人士意见。
当然,也有不敢苟同的,道理似乎也很浅显,因为“老腊肉”怎么能够胜过“小鲜肉”呢?要知道,中小创们是代表“新”经济的,它们还多是如刚刚出生的代表着新生力量的婴儿,也如刚刚升起的一轮红日正在朝气逢勃时期,而相比之下,主板的一些票票即顶多也是半老的徐娘呢!
3、非牛非熊状态。
有人问我,中国股市现在处于什么状态呢?我常答:非牛非熊状态。是不是随着中国股市的不断扩容,将来仍然延续这种非牛非熊状态呢?不得而知。但是,让人很为明显的感觉,如2006、2007年、2008年中国股市那种齐涨齐跌的状态似乎越来离中国股市越远了。
不要以为有泡泡就要破灭,如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地球人都知道是个大泡泡,然而它不也没有立马形成断崖式下跌吗?股市不过是放大了的实体,难道中小创的泡泡就一定要出现断崖式下跌吗?或许,它也会软着陆的,时间会慢慢消化它的高估值的,更何况,里面有些牛股,有些企业随着它们的高成长继续,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呢!
更何况,中国管理层对今天中国股市的呵护之心,更是跃然“股”上,而这一点,也是地球人都知道的。
4、齐涨状态。似乎这种状态,市场人士认为的不多。再加之以美国为首的外围股市也有点开年不利,形势有些风声鹤唳之势,更没有多少市场人士敢于如此预言了。不过,股市上的风云说变就变的,以后的事情谁又敢打保票呢?所以,这也应当列为今后的一种状态。
那么,以上状态,究竟哪个概率更大呢?老实说,自己并不知道(如果我要是神仙早知道,还不赚大钱啊)。所以,以上也就等于无用的废话。
二、对策
预测的目的,全在于以后的对策。然而,不知道今后股市将处于何种状态,又将如何采取对策呢?
行文至此,我先说一下我们人类的一个毛病,或者叫人性的弱点,即人们往往倾向于假设。如果今天阳光明媚、天气暖和,那么明天也会风和日丽。是不是这样呢?股市中的老江湖们估计都有这种体会的:当我们高栖在股票市场“永久价格平台”之上时,是不是大家都以为这种局面会永远持续下去?所谓新时代,所谓这一次不一样了,其实就是在这种人性的弱点之上产生的。(此段话主要引自于《逆向思考的艺术》p.55,略有修改。作者【美】汉弗莱-B-尼尔,翻译丁圣元,地震出版社)
那么,如何克服我们人类的这一弱点呢?自己认为,干脆就不假设!如果非得说点“对策”的话,还是:
1、我们不假设,但是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如何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呢?就是看一下自己持有组合的企业的质地与估值。它们究竟是可以不怕风吹浪打的诺亚方舟呢,还是身处风雨飘摇之中的浮萍衰草,这是需要自己细细掂量的。特别是对估值,自己心中要有谱儿。心中有估值,大跌就不慌。
2、人管不住自己,还是让系统管住自己。
一个成熟的投资者,他会在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反复的悟道、学习、实践的基础之上,建立起自己一套完善的投资系统的,这个投资系统既是复杂的,又是简单的。
说它复杂,是因为它需要有自己的投资哲学、投资信仰去支撑,有时这种投资哲学与投资信仰是需要渗透进骨髓的。比如,对于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解就是如此。如果这东西不渗透进骨髓,一有风吹草动,便容易让人产生“红旗究竟能够打多久”的疑问。
说它简单,因为它就是一个人的买入、持有、卖出系统。比如买入,一旦自己心仪的投资标的进入射猎区,你就得敢于扣动板机;比如持有,如果你是坚持以“年”为时间单位进行持有,那么一时的上涨下跌对于你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如果你是股市关闭论、荒岛挑战论者,那你尽可该干啥就干啥去,甚至可以不看股市一眼(当然需要你回来定期体检);比如卖出,基本面变坏了吗?它疯狂高估了吗?发现更好的投资标的了吗?如果三点均不具备,那你完全可以让自己处于“昏睡期”的。
最不幸的是,心中明明的有这么一个系统,结果股灾3.0来了,于是对不住,将自己的这套“和平时期”建立起来的系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于是慌不择路地给卖出了!如果仅仅因为下跌,而慌忙卖出自己心仪的质地不错、估值不高的投资标的,应该说,事后,或者若干时间以后,自己一定发现原来自己是很愚蠢的。什么叫股市呢?股市实际上就是这么经常“逗你玩”,逗着让你犯“愚蠢病”的地方,尽管你在卖出的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多么地聪明!
我们越是在股市形势不好之时,自己更当扪心自问:自己有这么一套较为成熟的投资系统,并且让“十条军规”管理着自己吗?!
3、个人的持仓策略
一如在股灾1.0、股灾2.0之时,自己仍然是“股灾”飞渡仍从容,仓位仍然是满仓(当然我的主要持仓没有一只神小创)。不仅如此,在第二次熔断之时,即大盘下跌5%之时,自己还继续用生活中的现金流,买入了心仪的标的。而且自己买入之时,还感觉着有点“小兴奋”,因为自己知道,并不是所有人敢于在大跌之时买入心仪标的的,哪怕它平时多么喜欢,但是你让它下手,它是“哆哆嗦嗦”的下不去的。而自己常常善于这么干。自己是不是具有这种基因所决定的品质呢?因为我见有所谓的大V分析来分析去的,全都找到“基因决定论”了!
说到满仓,这东西不要误导了。因为,作为人个人投资者,不是在特别疯狂高估的情况下,我一向基本上坚持满仓,更不搞什么股债平衡。因为,自己从来不用杠杆,且均是带有闲钱性质的,更为重要的是自己是个以“年”为单位持有的投资者,是个还时不时有生活中现金流流入的投资者,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还用得着搞什么平衡,还留着些现金吗?除了在极端高估的情况下,自己则是重重持有了。
不仅如此,面对此次股灾3.0,自己还与家人进一步商定:除保留必需的部分现金以外,其它富余的现金流继续坚持买入心仪的标的。当然,它是得在继续大跌的状态下。
按:转载、复制,请注明作者
本文来源新浪财经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