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看了领英中国CEO说跨国公司在中国失败后,自己的一点看法。
与其说软肋,不如说失败之处。
/////////////////////////////////////////////////////
是不是外国有了桥,我们就不要摸石头,直接搬过来?
也未必,不是所有的桥都适合我们国情。
典型的,多少跨国公司在天朝乘兴而来,灰头灰脸的滚回去?
没错,是用一个滚字。
最简单的推脱责任就是:中国政府的各种问题。
我不是说谷歌,小清晰别着急;五毛也别高兴,没给政府唱赞歌。
跨国企业在中国最终失败,最核心就是傲慢,不尊重人。
这里是说人的价值,而不是说给员工高工资上。
中超球队给巴西外援工资,都快赶上欧冠8强主力的待遇了,问题是,外援的心,向着你吗?没有。
回到跨国企业上。
跨国企业的傲慢,首先体现在放权上。
如果对中国事业部或地区,没有充分放权,这个是非常难以成功的。
当然,日韩企业例外。
欧美在华,全部高管企业全部是鬼佬的也例外。
人都是有追求的,到了一定职位,薪水是一方面,但,权利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否则,王石给你5000万年薪,照样董事会,让他到万科小区看大门,他愿意?
你愿意,王石肯定不愿意。
这也是目前好多在外资企业为什么越做越没有意思的原因。
外资决定权在留在欧美,而中国地区成为除美国外最大单一市场,你决策跟不上,就只有装逼的分了,这点上,我国媒体配合那叫一个狼狈为奸,异口同声。
外企=逼格高,从咖啡手机到汽车乃至到高铁,莫不如此。
这里面有一个典型公司就是福耀玻璃。
当初福耀玻璃为什么跟圣戈班分手?而圣戈班为什么没有从中国蓬勃发展的汽车行业占据鼎立之势,而造成了福耀一家独大,事实垄断的局面?
企业决策层距离中国太远,而且太长绝对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回到上文,理论上说,你最大市场在哪里,这个区域的最高长官最好占据一个董事席位,否则,它了解情况,但,说不上话,什么事情都要远在万里,N个层级,时差8小时的老外负则,长此以往,激情不再,那就是,follow the rule,我没有任何问题,都是公司流程。
结果就是效率低下。
中国还有古话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呢。
跨国公司比这个更加恐怖的是内部利益的均衡。
如果该公司是区域制,还算好的了。
如果产品事业部制,而该集团又有3~5个产品族事业部,而每个产品事业族部,再细分3~4个产品线部(一般产品线事业部的领导都local在欧美),而最基础的工厂在坐落在中国。
而中国工厂是最重要的工厂之一,前面说了,中国是最大国家收入来源;一方面,中国的利润率不论是看EBIT还是净利润还是gross margin都是如此,对产品线的贡献,那叫一个大。
【以下纯属杜撰,如有属实,绝对属于巧合,谁对号入座,谁对此负责】
这块肥肉,如果被单独列出去,怎么可能啊,所有的产品线、产品族的老大都会极力反对,平时大家斗的你死我活,踩着你的尸体上位,这时候,大家枪口一致对准中国:NO!NO!!NO!!!!
而且,中国是一个落后的构架,廉价的国家,怎么能够接受跟我们同期同坐,乃至地位比我们都高?
以后我儿子我侄子我小舅子还想毕业后到中国区实习一下,混个高级虚职,会总部做个officer呢。
///////////////////////
我在领英的那个微博下说,跨国公司对中国人不尊重的。
有兴趣翻番那个微博。
最后,自己做个广告。
有兴趣扫描一下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