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菜园子: 1、煤炭比重下降,分一次能源比重,以及二次能源。直接利用下降,但是用于发电的总量,会持续更长的时间保持刚需。在能源的供应要素中,安全,成本,环境,是三大要素。事实证明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中,很难出现颠覆性的风光技术。未来伴随着经济风光资源的耗尽,只能期待可控核聚变的出现。在这之间,煤电都是我们供应的主体。而且,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相信在我们关注能源的投资周期里,这个地位是确定的。
2、从我对神化的理解以及研究来看,神华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在延续。不论是清洁煤技术,还是对于核电、光热、光伏的渗透,都显出了大格局。(其实,在当今能源市场,神华也只能如此,这种布局,更多的是被迫。)
3、所有的投资,最后拼的都是利差。狭义的利差是投资的利差,广义的利差是向他人收取的智商税。重资产不可怕,只要他对于利差有正面作用。况且这一部分,还是挣钱的。甚至比大秦铁路都挣钱。我个人很难把他理解为负资产。
4、神华,一个如此大的企业,其发展,变革,更多的受经济大局,政策格局的限制和制约。不仅国企如此,到这个极别,巴菲特是这样,民企也一样。再想放开手脚大干,是不现实的。稳一点,搏一个长久收益,很好。
5、伊泰很不错,但中国足够大,任何一个行业,都足以容纳几家世界级的巨头。甚至我们一个城市的商业银行都可以排进世界前100名的时代,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不断进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泱泱大国,千年积淀,可以看好其中之一,也可以看好其中之二,悉听尊便,哈哈。。
6、伊泰,看似受了很大的委屈。然而,为什么没人重视呢?为啥神华得以崛起,而他却面临生存危机呢?市场可能不是公正的,但市场是最冷静的。甚至,在A股都买不到他的股票。这难道不说明问题?B股30亿,H股17亿的市值,肯定不足以说明伊泰的行业地位。但他连神华的零头都不如,似乎也说明了一些什么。
7、煤电联动的新政,已于2016年1月1日实行。未来煤企和电企的经营风险都得以锁定。甘肃问题,以及四川,云南的窝电,有技术的原因,有管理的原因,有眼光的原因,有经济的原因。各不相同,交相辉映。区区一个甘肃,不足以解释整个中国。
8、在紧缺时代,资源类呈现周期性。在富余时代,煤炭具有公共事业属性。特别是煤电一体企业,伴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优势企业利润得以量化。至于300还是100块的煤价,我不关心。每个人有心中的汉姆雷特。现在也有人准备在3块钱接国投。
看公司,角度不同,屁股不同,甚至时间周期不同,都会有较大的差异。这很正常,菜兄说了这么多,也是爱之深,言之切。但我感觉如果放在3-5年的周期上来看,当前的神华,是有足够的安全边界,以及想象空间的。值得在雪球上扯一扯,让自己想的更明白。。哈哈。。多谢多谢。//@菜园子:回复@大杨:关于煤炭,关于神华再多言几句:
1.煤炭的未来,2020年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60%很轻松,2050年到30%也很轻松,关键是是降到50%以下后会有个加速过程,这个会在十年后出现。目前国内自上而下深受“富煤缺油少气”的影响,一旦破除,所谓主体地位土崩瓦解亦未难事。
2.关于神华,很多人看也只是热闹而已,煤炭行业的一枝独秀有坐拥中国煤炭金三角的地利,有赶上中国工业化十年爆棚的天时,有前几任高瞻远瞩产业布局的人和,考虑到其作为中央直管的53家骨干企业之一的身份,自嘲煤炭行业最后倒下去的公司也是有底气的,但这都是历史。
3.关于一体化。神华的成功得益于煤电路港航一体化,产运销一条龙,但过重的资产(长期资产占比近8成)遇到整个经济转型也很无奈,君可算计下甘泉、准池、巴准铁路每年背负的财务费用。神华一体化上的几个行业板块,煤电路港航化,分拆来看,煤为主,电为辅,路港航运输板块为依附,所谓的独特优势不过是因为煤炭率先市场化,而电力和运输(铁路)市场化迟滞而带来的弱垄断优势。各种产能过剩后,拼的就是行业利差,这只是开始。
4.神华也在改革,互联网+,轻资产,运力市场化,进军核电等,但这些在央企的先天体制制约下均很无力,好在经理层尚算清醒。
5.神华的煤制油,煤化工目前算是和其它几个板块一样算是业内翘楚,但尚不能称之为霸主,因为有伊泰。
6.对于楼主,建议对比企业不要找露天之流的,一方面不成比例,另一方面都是体制内,比来比去收获不大,看看伊泰吧,神华煤炭主力神东吨煤成本150左右,伊泰多少?只是其三分之一多而已。
7.煤炭的现在。说到煤跑不掉电,煤好电不好,电不好煤更不好,电好不好可以看下甘肃直购电,很生动的教材。
8.周期股当以周期眼光度之。如煤价接近300,可以考虑派出斥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