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快60亿了。
2016年春节档票房是30亿、2017年33亿,今年60亿,真 · 算得上飙升了。
挺意外的。
一.
大家春节看电影,有没有一个感觉——今年电影票特别贵。
一家人看次电影,两张毛爷爷就不见了。
因为影票补贴少了很多。
以前大家能20块,甚至5块钱看场电影,主要是电商平台在烧钱做补贴、抢市场。
前两年中国电影票房大喷发,行业认为补贴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而最近补贴慢慢的少了,甚至不再补贴,导致2017年电影市场也变冷了不少。
贺岁片在这种情况下能飙到60亿,真是挺让人震惊的。
不过想想也是,春节在家陪老婆孩子、父母亲戚,还有比看电影更适合的娱乐么?
昨天好多小伙伴留言说,老家电影院越建越多,一个小城七八家,但还是场场爆满。
一边心疼钱,一边又抢不着座位。
这就是春节档的魔力。
二.
聊歪了,正回来。
今天传媒股受票房刺激,表现特别好,中证传媒指数涨了2%多。
有人问,要不要买相关股票呀?
短炒的话,就别介了,现在才想起来,晚了,这种情绪投机的机会,如果不能提前埋伏,多半是要给人抬轿子。
但如果你想长期投资,现在未必不是好的时点。
传媒板块从2015年开始,已经跌了快三年,很多投资机构认为已经见底,或者快要见底。
虽然预测不一定准吧,但现在开始定投,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看一下这几个指基——
广发中证传媒ETF,场内代码是512980;场外代码是004752;
鹏华中证传媒,代码160629;
工银中证传媒指数,代码164818;
仅供参考。
三.
其实写传媒基金,我心里还真有点打鼓。
因为电影这行业,真的是看天吃饭,水蛮深的。
押中一部好片子,能大赚,但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瞎忙乎。
虽然现在经常一部电影票房好几亿,挺惊人,但这些钱是要院线、发行方、出品方一起分成的。
大家用票房乘以35%,大概会是制作方能拿到的钱。
再扣掉杂七杂八的制作成本、演职人员薪酬、推广营销费用什么的,可能只剩一点了。
所以票房火,并不代表公司一定利润高,更不代表买股票能赚到钱。
而更常见的情况是,一部电影押了重注,但却票房不佳,反而大亏。比如乐视投资的爵迹。
而且就算投了泰囧、战狼2这样的神片,也不代表公司一年吃喝不愁。
因为现象级的影片,天时地利人和,成功是很难复制的。
影视公司每年都有很多作品,有赚的也有扑街的,扑的狠一点,说不定赚的钱都要贴进去。
所以,不能用一部电影的利润来给影视公司估值...那不科学。(当然,现在电影界有保底等玩法,这是另话)
说到这又要提到让我伤心的北京文化,当初战狼2暴利,高管马上大笔减持。
说明他们自己也清楚,这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锤子的买卖。
以后就没了,此时不套何时套。
四.
说起来有趣,正因为影视行业水深,不确定性大。
所以很多公司干脆就只做小成本类型片,赚确定的钱。
大家一定挺好奇,每年都有大量的国产恐怖片,没什么人气、没什么宣传,口碑更差,连水花都没有就不见了。
为什么还源源不断的拍?
一是因为恐怖电影有一批固定的粉丝群,铁粉。
二是这种片子又猎奇又有软色情,有人就爱看这种。
三是恐怖电影的生产成本狠低、制作周期又短,反而会有确定的盈利空间。
所以一些公司会大批量的生产。
控制成本、确保利润,这也是生存之道嘛。
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查一下一家公司,名字叫福建恒业。
号称恐怖片行业里的莆田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