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万科的股价坐了一次过山车,从大涨到大跌到巨幅震荡,换手率大约11%。这显然是一场机构间的真金白银大对决。
万科公告显示,宝能系又在继续买入万科股票了。现在宝能系已经持有万科25%股份。
一些不明真相却带着莫名情怀的人认为,万科天然就是创始人王石的,王石天然就该为万科带盐。
然而,宝能系用一张张钞票向情怀打脸,告诉大家,什么叫大股东。
自从万科股改之后,创始人王石的角色变成职业经理人,王石等管理层没有太多股份。所以,万科的“储君”郁亮预言,如果赶上了股价低迷的时候,很可能会有“野蛮人”来大举买入万科股票、控制公司。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早在2010年万科股价持续低至10元以内,万科管理层成立一项“事业合伙人制度”,员工拼命加杠杆持股,由万科管理层掌握的两家基金共持有了6%的股权。
但“野蛮人”最终还是来了,就像有人朝看似平静的湖面扔了一块石头。大家大多看到的是谁来了,看不到湖里的波澜搅动。
按照王石对趋势的判断,如果继续事业合伙人制度,某天管理层掌握的资本一定能够取得控股权,那么就不担心野蛮人来搅局,然而,如意算盘并没有这么如意,看似合理的趋势下总会存在着变数。
就像2000年初,鲜有人会囤积房产,大多数人觉得趋势应该是出国留学。家长们看好国外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认为回国后孩子身价会高不少,所以,有些家长不惜卖掉房子供孩子出国。
在我的高中时代,身边有一些同学出国了。青春期的我挺羡慕他们。
但是,那些在国外念完书的同学,这两年回国后却发现,即便在外企拿着比普通人高一些的薪水,却买不起当年父母卖掉的套房。
这让我想起一则趣闻:一个北京人,1994年为了圆出国梦,卖了鼓楼大街附近一个四合院,凑了30万,背到意大利淘金 风餐雨宿,大雪送外卖,夜半学外语,在贫民区被抢7次被打3次,辛苦节俭,如今已两鬓苍苍,20年了,终于攒下100万欧元(合约人民币768万)打算回国安受荣华。结果,一回北京发现当年卖掉的四合院现中介挂牌8000万元,瞬间泪奔。
我们在做所有的决定时,倾向于看趋势这没错,但却无法做到把握好趋势中的机会或者风险,投资也是如此。当一件事情被很多人认为是趋势时,就需要警惕其中的风险了,很可能不久之后就存在变数。
华尔街有一句名言说:当你找到通往华尔街财富之门的钥匙时,锁已经换了。这句话就是说,要懂得变通,不要一头栽在自己以为的趋势里。
拿财富管理来说,之所以能够做到保值增值,要么是因为先判断到了大趋势,赶快出手,抢占先发性优势;要么是在趋势中灵活变通,懂得适时收手或者止损,或者重新调整资产配置。
这就好比当年,王石如果多一些对私有经济的认可,早一点换策略,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
{越女读财}微信公众号:ynducai
欢迎关注越女读财,一个小小的理财抽屉,一枚玩心很重的财女〜
转载请注明:越女事务所 看到了趋势,却没看到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