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青年朋友来信说,迄今,他已经买了大量股票,接下来,不准备再买股票,而打算每月定投指数基金。为此,他问:“你建议当前选哪一只指数基金定投为好?并能说说原因吗?”我说,折中一点,可考虑选择中证500指数基金,因为该指数比较能够体现A股的运行状态。“你说当前就买吗?难道它已经足够低估了?”朋友问道,“等再跌一段时间或跌到一定程度,再买,这样才是一个好的选择。”“既然你是定投,也就不必考虑是否‘已经足够低估’这个问题。”“嗯?”朋友疑惑不解。朋友显然尚未明白定投的道理。你想,要是你真能确知股指(足够)高估与低估,那你也就完全能够做到高抛低吸或逃顶抄底了,这样的话,你还要去搞定投干嘛?是不是?其实,我们之所以要做定投,其最主要原因正是为了化解这个难题。定投A股指数基金是遵循大数法则的方法,它基于两大前提条件:1、股指长期趋势是向上的;2、尤其是,A股牛短熊长,这就特别有利于定投。对于第一条,这是股市最最本质的属性,不言而喻,无需赘述。而对于第二条,我在小文《由定投问题说开的》(2014-12-15)中有过一点解释:“由于熊长,使得大多数金资都在熊途中投入,在低价位时买的多,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这也就是为什么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喜欢熊市的原因。”这就好比,你每月拿出10000元定投某只股票,该股从100元/股下跌,每月跌去10元,而你从100元/股开始定投,于是,当该股连续下跌9个月,下跌90%至10元/股,这时,你总共投入资金为10000×10=100000元,逐月定额买进该股一共大约有10000×(1/100+1/90+1/80+…+1/20+1/10)=2900股,每股实际价格便为100000/2900=34.5元/股,这相对于总投入来说,只缩水了65.5%,大幅跑赢该股走势。根据上面定投的两大前提条件,按照定投的逻辑演绎,我们可以推断:你定投指数基金,假以时日,最终投资业绩有望跑赢指数,从而有望成为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