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指数最近一个月涨了11%还要多。
越女买了一款挂钩沪深300的理财产品,最近陆续到期,赚了不少;近半年来坚持定投的基金也在一个个回本、翻红。
买股票的时机是不是又来了?不妨聊聊。
我们看看,一般什么情况下股市会涨起来:
其一、经济蒸蒸日上,企业很赚钱的时候;现在当然不是,PASS;
其二、政府大放水,市场上钱非常多,而钱又无处可去的时候。
本来,国家大放水,又鼓励买房,很多钱都流向了楼市,但一线城市涨得飞快之后,就被狠狠照头打了一棒子。
高层已经明示暗示无数次了——不能过度波动、更不能风险扩散;
人民币贬值太快了,就集结重兵对抗做空势力;股市跌太快了,就删掉战投板、暂缓注册制;资金外逃,就限制买香港保险、限制换汇、限制“安邦”们海外买公司,扎紧一切资金外逃的口子;
总之维稳比什么都重要,包括抑制楼市泡沫。
玩一些另类投资呢,比如买艺术品、收藏品、邮币卡之类?
这些门槛且高,包括购买门槛或鉴定门槛,普通人还是不沾为好。也都是周期产品,看有多少钱愿意来炒它,不是业内的话难以判断。精品的数量少,我最近非常想买的画家作品,刚展出即被抢完。
总而言之,还是我们的理财渠道太少了,能投的理财产品,收益越来越低;收益高的,又受到限制;至于一些新玩法,又充斥着很多骗子。
相比之下,股市虽然风险大,但总有博取高收益的机会;上市公司虽然烂,总比那些没有监管的击鼓传花游戏强;而且股市很容易变现,不像房子,急用钱时要等好久才卖得出去。
所以我们面临资产荒+大放水的双重恐慌,而国家又在竭力的呵护金融稳定,股市就又有点变成香饽饽的趋势了。
PS:今天这篇,不是鼓励大家买股票,只是探讨一下。
事实上我一直不建议大家重点炒股,一是股市波动太大,普通人没那个应变能力;二是大家都是有工作的人,没那么多时间精力盯着股市,投入太多心力,对生活和职业都没好处。
越女自己一般是这么参与股市的:
大部分钱都用来买固定收益产品,锁定长期收益;
少部分钱买优质的股票,或者定投基金,这部分钱如果亏了,我也不心疼,能坚持长期放着不动,而一旦涨到目标价位,我就会马上收割变现。
说起来很简单,也省心省力,但估计没几个人“甘心”这样…
要不A股怎么韭菜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