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股市中典型的散户思维”的讨论

关于“股市中典型的散户思维”的讨论(整理:重庆大学金镝

bh lin:七点,都是有统计数据支持的:1、散户投资者整体上表现为买跌卖涨(Contrarian),而不是追涨杀跌(Momentum)。2、散户投资者整体上是偏向持有很少的几只股票(underdiversification),而不是某答主说的分散投资。3、散户投资者倾向于投资本地的股票(localbias)或者是他们认为熟悉的股票。4、dispositionEffect,表现为过早卖出上涨的股票,而持有下跌的股票过长的时间。5、相对高智商的投资者参与股市投资的比例越高,更倾向于持有更多只股票,投资共同基金(mutualfund),投资的表现(in terms of Sharpe Ratio)也更好。6、散户中使用技术分析的相对回报更差。7、更热爱冒险(sensationseeking)的投资者交易频率更高,投资表现更差。
佚名:婆婆家五口人,都是十几年的老股民,总资金量200万,平均年龄55,平均学历高中。我可以以家庭成员2015年1-7月份的操作力证中国散户有哪些思维,让我这个新股民简直开了天眼了,韭菜的名号对他们名副其实。 1-2月:股市比较萧条和散漫,经过了1·19大跌,个股开始分化,舅舅的创业板大涨,另外四人看着干瞪眼,想追又不敢追,终于追了又开始跌,一跌,听说创业板什么市盈率太高要崩盘就开始割肉,这时创业板才1000多点。 3-4月:傻子都能赚钱的季节到了,令我啧啧称奇的是,平均40万的本儿,每个人居然手中有20只股,原因是这只不涨那只可以涨!就这20只还每天换来换去!跌的就不动,涨一点就抛了然后又来追高。我计算过他们3-4月的盈利水平,持有手中任何2-3只股都比他们分散投资都赚的多,并且多得多!可能是因为恐惧,可能是相信什么巴菲特索罗斯的分散投资理论(人家上亿的能不分散吗?),结果来来回回还不如持股不动。 他们每天看财经新闻,新闻联播,东方财富网股吧。每周开一次股友会,每当新闻联播谈到某项利好,他们就拼命的第二天涨停追进去,比如两年免交营业税第二天地产股的走势,不杀他们杀谁,杀完了他们就开始装死,并且忿忿不平:那么大的利好怎么还跌!在后面的几个月中,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比如降息降准啦,比如七月的救市啦,只要政府一发利好,他们那天真可爱的萌系属性就开始爆发,坚定不移的相信主力一定不敢逆国家政策,那坚定的小眼神,那紧握的小拳头,江姐也要自叹弗如。 5月:经典的来了,他们开始进付费qq荐股群了!说实话之前我一直不懂这种qq群能骗得了什么样的傻子,888,8888,还鬼鬼祟祟不让我知道,理由是散户多了主力不拉!我去,那个群主推荐的是横店东磁,平心而论是一只绩优股,但你们看看横店东磁的涨幅,那是连大盘都不如啊,这水平还来荐股?我拿脚趾头选的都比这个强好吗? 6月:更经典的来了,他们开始信用卡套现炒股了!那时他们的资金量已经够融资融券了,但是什么技术指标都不懂的情况下也不敢贸然行动,只好打信用卡的主意,简直不寒而栗!即使配资,也是2000点,3000点配资都行啊,为什么要5000点配资,高位不应该是减仓吗? 6月下到7月的股灾:这下倒是消停了,倒是操作一致了,从拼命补仓到倒地装死,既没有操作原则也没有止损,大家都一样,收盘打豆豆开盘数跌停,终于在7.8日,其中两位因为家庭财务出现问题需要卖股(因为家里所有的钱都投在了股市被债主告上法庭),割在了最低点。 7月:千股复牌,我对婆婆说辉隆股份不错,弹性佳,晚上挂涨停价抢单,停牌前是11.72。说完我就回家了,第二天问有没有挂价。答曰:不会算涨停价。这是一个炒了快20年股的人说出来的。重庆大学金镝:上面这篇看着玩就是,夸张了点。
珞凌:1、买进很果断,卖出很谨慎 或许是听到了哪一则股评特别对自己的胃口,或许是在精心观察某只股票后等待得不耐烦一出手就大笔买入,这些都是散户新手玩家常犯的几个错误。由于中国的A股市场上没有T+0制度,很多时候当天买进没有办法用止损单进行保护,因此买进谨慎是必须的。比如在旗形突破的形态中假突破很多,这个时候其实就应该连续几天追仓,即使是买进信号足够强烈时,也要等到当市场证明你的观点以后再重仓入场,而不是用大笔的资金去赌上涨的概率。同样,不懂得止损与止盈也是新手股民最常犯的错误。在股票涨了以后,很多股民不懂得自己应当在怎样的位置抛出,这源于自己没有一套坚定而完善的交易体系。比如,是应该在大盘的点位高了以后主动采用倒金字塔减仓呢?还是在股价出现明确见顶信号后清仓呢?这两个体系完全不同:前者属于左侧交易后者属于右侧交易,这个问题如果想不清楚,没有固定的交易体系,就很难在市场上稳定地获得盈利。2、不懂得止损 这个道理已经被讲烂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懂得止损的重要性。如果不懂得止损就在A股市场上混,就好比一辆汽车上路却没有安上刹车一样危险。我身边有太多的人,早在6月中旬的时候就因为看到20日均线下弯或者死亡谷、MACD高位死叉等技术形态就全部抛空离场,保留了年初的大笔利润。看到股灾尸横遍野的情况,反而替韭菜们感到揪心。很多散户持有“股票跌了就是被套了,只要我不卖就不算亏损这样的可笑思路”,须知在会计学上资金可是有机会成本的概念,这笔钱如果不能及时回收,用来买国债几年下来都有不菲的利润,这种鸵鸟心态万万不可取。3、出于贪婪或者恐惧而买入卖出股票 一定要明白,当股价刚刚上涨的时候,是很少有人会关注它的,因为历史证明这只不过是一次小幅的上升而已。直到趋势越发明显,牛市来临,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股市中,这个时候风险性就会极度加大。我认识某君C,早在去年10月时就预感到会有一波大行情,当时他只用了很少一部分资金,然而钱来的太快,4月份的时候,他觉得仅仅用本金盈利太小,现在的行情又如此稳定,于是向亲友借了不少钱,又加了杠杆进行配资操作。他做错了吗?没有,股价依然一路上涨,消息面上没有任何重要的利空要素。然而股灾就是来了。幸亏C君还算清醒,及时平仓了结,但这样做也让他亏损了从牛市开始以来盈利的全部。他的止损还不算特别糟糕,但是贪婪却害了他。同样的道理,当股价刚刚下跌时,没有人会太在意,而跌了两三天后,大众就会认为调整已经到位,是时候加仓了,连续跌了1周,所有人都会感到恐惧,这时,他们突然想起了以前过来人“切记止损”的忠告,于是在恐惧中抛空离场,讽刺的是,很多时候就是在散户抛空以后,股价开始了大幅上涨。4、盲目抄底 中国有句著名的股谚:许多股民并非死在股市头部,而是死在抄底的路上。利弗莫尔说过不要去摊平既有的亏损头寸,江恩提过不要去接下落的匕首。很多时候,股票的下跌没有底部,中石油IPO时定价40块钱,跌到20块是底吗?跌到10块呢?不要以为股价很低就很安全——从6块跌到3块的股票在历史上比比皆是,而这意味着50%的巨幅亏损。很多股民在牛去熊来时太过躁动,却不料屡买屡套,等到几年后新的牛市来临时,早已失去了耐心。在国外的股市上由于有完善的做空机制,所以这一点被描述为追随趋势(股市上涨,做多,股市下跌,做空)。在中国股市上,我们则是要铭记:在熊市中做多有如刀口舔血,是最顶级的玩家才会去做的事情。5、不懂得仓位管理 诚实来说,仓位管理很重要,但是不懂仓位管理也并不是太严重的事情。股票市场之所以有涨跌,是因为供求关系导致与市价的背离。而个人操作是概率问题,成熟的交易者每笔交易背后逻辑相同,因此资金规模各个时间彼此在概率上独立。也就是说,仓位管理的缺失理论上不会影响你的期望收益的数值,而会大幅影响取得收益偏差的方差。这就取决于你如何看待风险,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说,止损毕竟是人为因素,谁也不能保证止损策略一定能成功(暴风科技停牌后连续无量跌停,这怎么个止损法?)因此懂得评估风险并控制仓位,是进阶股民的要注重的策略之一。
何子垠:什么叫散户?按资金量定?按有没有主见定?按是不是证券从业者定?还是按交易历史长短定?这些都不是评判标准,因为以上条件都无法保证你能在生命周期内始终存活在交易市场上。以这个角度讲,我们都是散户,而且基本上是永远也摆脱不了散户的身份。我们参与证券交易,目的是什么?白话说,就是为了赚钱,因为维持生命延续需要钱啊。这个没有什么不能说的,这是生存的需要。而且,我们知道交易这行是“高危”行业,想在里面混,那就得保证自己在生命周期完结之前,不要被交易杀死。这里就又得谈风险,要控制风险。风险是时刻存在的,有你看得到的,也有看不到的,不管你在哪个圈子里,都无法避免。风险就意味着可能要出错,出错又怎么了,及时改了不就行了。控制风险,也就是控制由于错误造成的损失,让这个损失在你的承受范围,不伤元气,后面还有机会再战斗,不就这个意思吗?能控制住风险,就说明你有主见,这不是看你判断是否准确,而是无论市场怎么变,你都能活下来。我理解的“散户思维”,就是看不见风险,或者视而不见,或者没有及时纠错。在这个市场上,不是比谁赚的多,而是比谁活的长,活的长自然赚的多……能否有效控制风险,及时纠错,是我判断散户与非散户的的标准。哪怕你只有几万块钱,不是从业者,没有任何信息来源,但能始终有纪律,有策略的去操作。无论胜率、盈利是多少,你就是非常优秀的交易者,就不是散户,就可以在市场上存活下去。数年之后,你的资金量就上来了,就会被别人当成神,其实大伙儿都一样,大牛的操作技术就一定很高明吗?不一定,可呢能跟你用的方法一样,甚至判断还不如你,所以你就得想想,你与大牛的差距到底在哪。所以,为什么盘手在接活的时候,发活的机构要看过往交易记录,看的是盈利吗?不是。看的是回撤,这表明你对风险控制的能力高低。能力强,你赚多少,赚不赚的放一边,至少这笔钱放在你那相对安全,机构就看这个。前面的答主说的一切,都是交易者常见的错误。这个能完全避免吗?不能,放心,永远不能。我们是人。程序化怎么样,不亏钱吗?不被专业打止损的那帮游资吃吗?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程序是人编的,都一样,哈哈。既然不能避免发生错误,那你仅剩的救命稻草是啥呢?是吧。不再啰嗦了,希望大伙儿能静下心来好好想想。
刘鹏程:在之前的工作中见过无数股民,但是“散户”和“散户思维”不太好定义,因为有很多资金量很大的股民也胡乱操作,也有很多小资金量的股民逐步逆袭。所以可能题主要问的内容可以归结到——投资新手常犯的错误和思维误区比较合理。关于新手投资者的误区实在是有很多很多,总结一部分我自己犯过的和工作中遇见的吧。1、开户的时候没想过会亏,建仓的时候没想过会跌!2、对市场和个股的判断过于极端,眼里只有好—坏,没有过渡阶段和不确定性阶段的思考和处理预案。3、爱跟风,好从众。或者走上另一个极端在理由不充分和判断没被验证之前急于逆向操作。4、不做仓位控制,喜欢满进满出。5、迷信理论,但是实际对理论的理解很肤浅,比如说分散仓位平衡风险的理论,在不理解本质的情况下,过度执行。6、短视,对自己的判断等不到行情给出一定的印证,过早的按照自己的猜测操作。7、跌了能扛住,涨了就紧张。8、从来没有对自己的操作进行过规划,理由往往是“我是新手,看不懂那么多,所以做不了计划”。但是实际上依然在没有真正理解行情的情况下无计划操作。9、追求完美信号,完美指标,完美操作。对于有一定缺陷,但是扎实有效的简单模式一律否定。10、用散户的资金量水平和对市场的诉求为出发点去推测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参与者行为。11、无论行情好坏,总是闲不下来,手里没有持仓就感觉少了点什么。12、一满仓就极端乐观,一空仓就盼望大跌。情绪完全跟着仓位走,而不是市场信号。
佚名:散户进入股市,能正确认识股市,才能在股票操作中取得良好成绩。你可能了解市场,但可能不了解你自己。不了解自己的弱点,就不能战胜自己的弱点,也就不能在股市中长久生存。在股市这个战场,散户的优势如果发挥不出,劣势又不知如何去规避,会使自己在股市中处处被动。 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市场,散户都有太多思维误区。涨,为什么涨,不知道。跌,为什么跌,也不想去研究。下面列举几条散户的思维误区:1、喜欢抄底 尤其是处于历史低位的股票。看到自己的成本比别人都低,心里简直是乐开了花。却没有想到,一个股票既然已创出了历史新低,那么很可能还会有很多新低出现,甚至用不了几个月你的股票就被腰斩了。2、不愿止损这个问题相关的文章很多,有的散户见一次止损后没几天股价又涨了回来,下次就抱有侥幸心理不再止损,这是不行的。就我而言,决不容许出现超过5%的亏损。“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确是至理名言啊。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你没有自己的赢利模式,你的结局也就是买入,止损,再买入再止损。3、不敢追高许多散户都有恐高症,认为股价已经涨上去了,再去追涨被套住了怎么办?其实股价的涨跌与价位的高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在于“势”,在上涨趋势形成后介入安全性是很高的,而且短期内获利很大,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判断上升趋势是否已经形成,这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有不同的标准,比如在大牛市中,放量创出新高的股票是好股票,而在弱市中,这往往是多头陷阱。对趋势的判断能力是衡量炒手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4、不敢追龙头股一个股票开始上涨时,我们不知道它是不是龙头,等大家知道它是龙头时,已经有一定的涨幅了。这时散户往往不敢再跟进,而是买一个涨幅很小的跟风股,以为可以稳健获利,没想到这跟风股涨时慢涨,跌时却领跌,结果弄了半天,什么也没捞到。其实在强势时,涨逝越强的股票,跟风越多,上涨越是轻松,见顶后也会有相当时间的横盘,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出局。当然,如果涨幅太大,自然不可贸然进场。5、喜欢预测大盘除了极少数情况下次日大盘必涨外,短线大盘的走势其实是不可预测的。这也就说,平日里我们散户关注的机构测市等节目并没有多大意义。对于看大盘做个股的朋友来说,我以为可以把大盘分为可操作段与不可操作段更有意义,至于具体区分方法有很多,比如说30日均线,MACD,或者是一些更敏感的指标。6、持股数目太多 这主要是因为没有自己选股的方法,炒股*别人推荐。今天听朋友说这个股票好,明天看电视说那个股也好,结果一下就拿了十多只股票,搞得自己手忙脚乱。也有人说,江恩不是说要把资金十等份吗? 哎,那是对大资金说的,你一个小散户区区几万元资金也要十等份吗?我认为,散户持股三只左右是比较合适的。7、对主力的操盘方法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炒股就像盲人摸象,毫无章法,运气好时也能赢两把,运气不好了就一败涂地。所以散户总是唱“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的那个人。8、不愿放过每一个机会看见大盘涨了一点就急忙杀入,根本不清楚自己能有几成胜算,结果一下又被套住了,其实这是由于水平低下,缺乏自信所致,如果你能有几套适用于不同环境市场的赢利模式,那么不管大盘涨,跌还是盘整,你都有稳健的获利办法,你就能从容不迫的等待上升趋势形成后再介入,把风险降到最低。9、不能区分牛市和熊市的操作方法散户们总是抱有多头思维,总是想着第二天要涨,这种思维让大家在01年后的大熊中吃够了苦头。其实在沪深股市,牛短熊长是不变的主旋律,机构喜欢唱多,那是因为只有散户做多,他们才有饭吃。对于我们散户来说,看紧你的钱袋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像猎豹一样,时机不成熟决不动手,一旦出手,至少要有七成以上的胜算。在沪深股市,其实有一些胜率将近100%的法,虽然出现的频率较低,但你若能抓住,平均每年也能给你带来十个点左右的收益。(转载来源:股票学习小助手)
Mechaos:将所谓的思维定义为散户思维恐怕不妥,并且我婶婶体会到资本主义对我们的歧视,我要控诉你们。散户无外乎资金量小,建仓、调仓、清仓等动作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完成。那我们来看所谓大户和主力,他们的建仓和清仓时间线需要拉长,但是独立来看,是不是也是数量众多的散户行为堆积起来的?大概率来讲,散户都是亏钱的,散户思维某种语境上就是亏钱思维的代名词。不管是大户、散户只要对这种思维不做出应对措施都是要亏钱的。相对而言,交易行为和计划比散户完备、执行力高,因此亏钱比散户少。既然亏钱都是由行为导致的,都是些什么行为?驱动这些行为的心理和意识因素又是什么?格雷厄姆说过决定股价短期上涨和下跌的因素是人的情绪,所有人包括散户都容易陷入情绪陷阱。《海龟交易法则》提到的散户常犯的错误包括: 损失厌恶:对避免损失有一种强烈的偏好即不赔钱远比赚钱更重要。 沉没成本效应:更加重视已经花掉的钱,而不是未来可能要花得钱。 处置效应:早早兑现利润,却让损失持续下去。 结果偏好:只会根据一个决策的结果去判断它的好坏,而不去考虑决策本身的质量。 近期偏好:更重视近期的数据和经验,忽视早期的数据和经验。 锚定效应:过于依赖或锚定容易获得的信息。 潮流效应:盲目相信一件事,只因为其他许多人都相信他。 小数定理:从太少的信息中得出没有依据的结论。 而避免以上心理、情绪对交易的负影响,我们可以逐条做出改进。 无可厚非来股市都是来赚钱的。在踏进这个圈儿之前,必须要确定自己有一定能力(赚钱的能力和接受亏钱的能力)。任何地方,能力都是不变真理。 给你出道情景题:在超市买了一件衣服但是不小心落在店里了,这个时候你需要付出往还路费(路费成本大于这件衣服所花得钱),请问你会回去取么? 止盈和止损可能是投资中最重要的事了。买进一支股票的时候,只有两种结果:上涨和下跌。因此需要做出两种应对措施:如果下跌,下跌多少是你可以承担的,跌幅过了某个范围需要止损出局,你能做到不?上涨到何处你选择退出?做好计划即可。 买卖一支股票是因为股票本身质地买进,还是因为你希望它怎样而买进?这才是正确思维方式。
嘉天:典型的有十种:1、不切实际不考虑自己的财务状况和投资能力,盲目为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投入自己难以承受的本金,甚至盲目借钱或利用杠杆筹资入市,后果可想而知。2、不顾大势一厢情愿的认为股市会涨,不考虑大盘的位置,长期重仓甚至满仓操作,永不休息,惯性思维严重,低估大盘转向的可能性,直到被深度套牢。3、乱听消息热衷于打探各种小道消息,相信一些不靠谱的股神、牛人、专家和网站的言论,甚至相信一些论坛里的假消息,听风就是雨,吃亏后顿足捶胸。4、策略不明没有明确的持仓、选股和操作策略,中短长线投资思路不明确,不设(或不调整)止盈止损,完全碰运气瞎撞,涨了就高兴跌了就骂娘,不知进退好大喜功,结果总是后悔。5、心浮气躁买到股票后隔天不涨就火,三天不涨就急,一周不涨就怕,一个大跌就慌,庄家稍微一吓就交出筹码;或者赚到了一点点钱就兴高采烈,捂不住、握不牢,结果一买就套一卖就涨。6、盲目攀比看同学,看同事,看朋友,看亲人,看人家收益高赚的多就眼红,不去学习别人的经验,而是反过来看轻自己,轻易把辛苦制定的策略推翻,把长期持有的股票抛弃,永远难以形成自己的判断。7、频繁操作有钱就要投,开市就一定要操作,今天买明天卖,折腾来折腾去没赚到什么钱,错过了很多牛股,手续费却花了不少。8、过于分散很少的本金,却平均化的买了十支股票。注意力高度分散,哪只股票都不熟悉,又没有重点,操作起来手忙脚乱,长期下来忙得头晕但总资产并没有增加。9、迷信指标高度迷信一些技术指标,一味迷信炒股书籍中介绍的技巧,却不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判断,恰恰中了庄家的圈套。10、不去学习不学习不研究,连常识(K线,市盈率,除权)都不知道,发布公告后完全看不懂是利好还是利空,有了得失经验却不做总结,只是知道哪个赚了哪个赔了,为什么赚为什么赔始终稀里糊涂,长此以往很难形成积累。以上的观点并不新鲜,可能很多人过去有过,现在还有,将来也还会再有——并不是说这些风险行为有多难理解,只是人性的弱点太难克服。好在风险管理是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希望随着经验逐步丰富,我们对风险的认识也能随之提升,让犯错的概率越来越小。

粤ICP备15102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