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两千到两万的玄机,暗藏在此处

来源| 周苏婕(ID:sujiewriting),经授权发布,感谢!

原题| 月薪两千到两万的玄机

bathroom&饭太稀 作品

财蜜说:

月薪两千和两万真有那么大的区别吗?北上广不会告诉你答案。你只能站在车水马龙的路口,感受一种忽如其来的、涌上心头的迷惘:以为能用两万的薪水过两千的生活,却没想到,现实是用两万的薪水过二十万的幻想。

月薪两千到两万,

社交名片要好看。

月薪从两千涨到两万,不存在太多玄机。苦干未必能出头,捷径倒成效显著,因为两者的最短距离,往往是一张社交名片的宽度。

老名片肯定不能用。你的户籍,你的口音,你蹲在门外拌黄土吃面的习惯,都装在那年的蛇皮袋里,跟着你走下绿皮火车,被人轻视。

没什么可抱怨的,北上广从来不留情面。要么沦为被随意吞吐的蝗虫,要么紧随血液的流速,扒住城市的肺腑。

投胎选爹的白日梦就不要想了,回炉重造的机会倒是很难得。要知道月薪两万在大城市里真的不算什么,如果连这个标配都达不到,还谈什么屌丝逆袭的屁话?

在打造一张新的社交名片之前,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处理最初的蛇皮袋,变成一个干净的原始零件。情面,耕地之道,传统贞操,不管蛇皮袋里还装着什么,能毁就毁,能扔就扔。

老家父母的传统小农思维,也万万要不得。在他们眼里,钱只是钱。菜场上还价省出来的几个钢镚,是可以日积月累,再去「血本甩卖最后一天」的店里买汗背心的。从来不担心时间问题,心态好得很,反正那个店的老板从来不跑路。

可你不一样。你是懂得钱滚钱的新型本地仔,是会参与泡沫投资和投机主义的冒险家,你是月薪要拿两万的人。

也许你羞于说出,在地下室被查暂住证的经历。没关系,夜晚的噩梦就让它猖狂吧。用卫生巾擦干眼泪,一觉醒来,在新的太阳下,你依旧能投入这场商业社会的大型洗脑活动。

对了,打造社交名片的第一步,就是尽情被洗脑。不用担心后遗症,洗脑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因为你运用社会规则过于熟练而遭人嫉妒。

而洗脑的重中之重,是消费观。想要当一条靠谱的职场小狼狗,必须明确的现实是:

在月薪两千的小县城里,没人在意你耀眼的logo,哪怕稍微识些货,通常也就两个想法,你不是被包养就是买了山寨品;而在月薪两万的高档写字楼里就不一样了,不显摆点中产阶级的奢侈和优雅,怎么让客户心平气和地就事论事?怎么在威严上力压那群专攻淘宝货的小婊砸?

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不要紧,砸锅卖铁,傍富上位,也要把这身行头的钱给搞出来。其中,最有效又体面的办法是创业。凭着一副贴标签博眼球的好演技,站上风口,先圈点钱飞一会再说。

当然,你需要更有内涵的理由,来掩饰身份的优越感。

低阶版是工匠精神。在这个由廉价而生的「下流社会」,不能再让低成本的暴利压榨工人,不能再加深马克思的异化了。人理应比机器昂贵,精雕细琢理应完胜粗制滥造。买东西时,你心里抱着「嗯这个不配发朋友圈」的想法,但嘴上一定要说,怎么能买?这种材质会弄伤皮肤的!

如果满大街都在说工匠精神,那么你应选择更高阶的说辞——全球化视野。这是社会精英才能看到的高度。也许每买一件冒牌玩具,就有一个非洲童工被虐待。也许每痛斥一条海鱼的高价,就有一个东南亚渔民死于血汗工厂。不必太愧疚,只要装得像回事就行了,到了人背后,你依然能肆无忌惮地享受低价。

要牢记的是,入乡随俗的消费观,能让你在开口提要求前,赢得这个阶层的人对你起码的尊重。

打造社交名片的第二步,是积极参与中国式饭局。

下班后老板带你去应酬,千万不能拒绝哦。哪怕面对度数高到几乎无法下咽的白酒,也不能退却。来回折腾几次,你就可以漂亮地完成干杯、仰头、拿毛巾、吐酒等一系列动作。老板喜笑颜开,对公司而言,你已从生产线上的螺丝钉,进化成复合型高端机床。

不要简单地以为肝脏白透支了,也别把应酬看成花天酒地的把戏。在我国,饭局上社会网络的隐秘建立,将对你的升职加薪起到关键性作用。

晚上七八点大吃大喝、熟络感情,紧接着转移战场,在足浴店或夜总会等公共场所,消磨至凌晨。这么多年,政商互动都保持着相同的套路。办公室是个只需要签字的地方,条件和筹码早在昨晚陪酒小姐的笑声里就谈妥啦。

商业关系,同样是在咸猪手和荤段子里搞定的。按照人性的常规设定,你不会享受,但会假装享受。

因为逻辑的本质在于:「给老板做一百件好事,不如跟老板做一件坏事。」

寻欢作乐是女友讨伐你的借口,不过,她怎么能懂你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呢?唯有打破禁忌、暴露弱点,才能让老板和下属、客户和厂商之间形成信任和牵绊。

如果老板叫你送小蜜回家,恭喜你,你离月薪两万的梦想不远啦。在他眼里,这小伙子干啥都不行,但是很上道,可以贴身用。

即使遵循前两点,加薪的道路还是有些漫长。毕竟消费观是一个基础,饭局又显得被动。所以打造社交名片的第三点就尤为重要,即找到「网络中间人」并与之深交。

这是个高难度任务,考验你的眼力、耐力、忽悠力。

网络中间人有这样几个特征:横跨很多不相干的领域并充当网络节点;有商业大鳄和政府高官为其背书;吹牛功夫无人能及;心理操控惊为天人;通常靠气功和算命行走江湖,洋气一点的说法叫塔罗牌占卜;艺名是姓加大师或大仙,比如王大师,黄大仙。

认识一个网络中间人,抵得上煞费心思维系一百段关系。世界从来都不是人多力量大,谁掌握着话语权,谁才说了算。

大师说你行你就行,大仙说你强你就强。不用管他们怎么空盆来蛇,床上开光,你唯一要努力的,就是和他们合影留念发送朋友圈。

本事再大点的,就争取拜把结盟,称兄道弟。等到那时,你不去上班,老板都恨不得捧着钱亲自上门。

你要吸取其他人的教训。那些敢于拆台的野生小伙,大多没有驯化成功。你的电磁炉一开一关,锅都洗好了,他还抱着根木头等太阳,你说,你有什么理由不拿月薪两万?

社交名片的打造历经以上三步。脚踏实地,步步走稳后,基本上你就能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了。但等一等,钱确实多了,可生活,真的会更快乐一点吗?

沙县小吃还是兰州拉面的焦虑感,似乎也只是上升到西式简餐还是轻食沙拉的艰难选择。

为了和低一级的同事拉开差距,你既盘算着多买一个贵且多余的手包,又不愿背后吃土喝风。

还有蹲在厕所里也不放过自己的处境,这一秒想靠追网剧来积累谈资,下一秒纠结是否加入跑团以防不合群。

而遇到房价飙升、天灾人祸的大事情,两千和两万,是一样的束手无策。

当然,过年回家时炫耀薪水的满足感,是不能一笔带过的。但熬了几个晚上的通宵加班,也就是多吃一顿米其林、多坐一次头等舱。买高级化妆品修复颜值的道理,更是和推销员卖防毒面具如出一辙。

人们受不了工厂的有毒气体,纷纷找推销员买防毒面具。当问到工厂生产什么时,推销员微微一笑:就是生产防毒面具的哦!

月薪两千和两万真有那么大的区别吗?

北上广不会告诉你答案。

你只能站在车水马龙的路口,感受一种忽如其来的、涌上心头的迷惘:以为能用两万的薪水过两千的生活,却没想到,现实是用两万的薪水过二十万的幻想。

作者介绍:周苏婕,「一个」App作者。

—END—

粤ICP备15102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