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4、5年前的一篇旧文,近日被好几个公众号转发,那我也再贴上博客,和大家分享吧……)
欧美富豪如何锻造接班人
文/陈思进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这是对历来无数富豪之家因守不住财富而败落的总结。
但是在欧美今天的财富体制下(设立信托基金),几乎失去了魔力。由于欧美的大企业多半都是上市公司,甚少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如果富豪子女本人喜欢经营并有能力,可以继承家族的事业;如若无能或者根本不喜欢“做生意”,那么就会另请职业经理人来经营企业,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富豪子女。
十几年前,我曾在华尔街一家证券交易公司工作。一天接到公司老板山姆的邀请,到他长岛的家去参加夏日派对。山姆自小从荷兰移民来美国,20多年前白手起家开创了公司。山姆位于曼哈顿的豪华镇屋,紧挨着纽约市长彭博的旁边,价值四五千万美金;在长岛还拥有一幢带游泳池的度假豪宅,市值千万之巨,座落在富人区East
Hampton。
到了山姆家,只见客厅的墙上挂了几幅非同一般的油画,我立刻被吸引,心想这些油画一定所费不赀。后来才得知,油画全是山姆的独生子詹姆斯所画。那天晚餐,我恰巧被安排在詹姆斯的边上,他中学刚毕业,且彬彬有礼穿戴得体,不是想象中披头散发、穿着时髦的那类艺术家,更没有仗着老子有钱,就一副不可一世的二世祖模样。
詹姆斯是我第一个零距离接触的美国富豪子女,之后我经常参加山姆家的派对,结识了不少詹姆斯的朋友,有几个是像他那样的富豪子女,也不乏艺术家、作家的后代。他们学习自己喜爱的专业,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和普通美国人没什么不同。
其实在北美,特别是美国,富有家庭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其子女是否在私立学校接受教育。
说穿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最大的区别,倒并不在于主课的设置和教学质量,而在于强调师资的素养和对礼仪的重视,可礼仪又出自传统。这些特殊性要追溯到最早的私立学校——伊顿公学(简称伊顿)。伊顿有着一长串非常出色的校友名单,共培养了19位英国首相。但伊顿最瞩目的还不止这些,她兼具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意志。如学生睡的是木板床,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后要做重体力劳动,如伐木、砍柴等等……
听说内地有一个富豪,本来有意将孩子送往伊顿,当他看到戴安娜的两个小王子在里面伐木的照片后,立刻打消了念头。看来,部分中国富人与欧美富人之间的价值观,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注:1、跨国金融商战长篇小说《心机》全新再版《绝情华尔街》(正在影视改编,当当:http://url.cn/2LEbtsC;亚马逊:http://url.cn/29ZAQZV;京东:http://url.cn/27lEpUd);2、《能源超限战》新鲜出版,
当当:http://url.cn/2Gp8njV;亚马逊:http://url.cn/28tkkXT;京东:http://url.cn/2IbjrZL;3、长篇小说《归·去·来》命运三部曲第一部即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