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ueqiu.com/7425414346/72439824
公司治理、管理与运营之间的关系看似简单却很不容易说清楚,更容易被忽略,即使对于身处管理第一线的人。
下面的两张图,算是引发本文思考的导火索。
公司1.查看原图公司2.
查看原图
治理:股东与管理层的授权与激励机制。
管理:责权利的对等分配。
经营: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尽可能大的价值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可能是无限的)或体验。
广义角度上,三者交集很多,这也是常常让人混淆的原因。就具体而言,治理是公司的根基,管理服务经营。好公司首先是股东成就的,而管理与经营是企业的两个方面,经营是选择正确的事情作,管理是把事情做正确。就公司成长而言,初创阶段管理是直线式的,老板率先垂范;在生存阶段,领导者需要快速决策,并且承担风险。到成长阶段,常见的组织架构采用职能型结构,引入专业人士,继而引入适合的职业经理人,形成事业部制。前两个阶段是所有权、经营权合一,到了事业部制阶段,所有权和经营权就分离;如果能继续发展壮大,领导层将形成董事会制,老板主动后退,让员工分享企业成长,让经营团队持股,这一阶段部分所有权与经营权又合在一起。
当前国内,优秀的人都在做管理,不优秀的人都在做经营。管理要做什么,不是由管理决定,而取决于经营,在经营上选择薄利多销时,管理上就要选择成本管理和规模管理。再如华为早就提倡“让听见炮火的人做决策”。更为常见的是,总经理跟职能部门开会做决策,让业务部门的人去执行,必然发生冲突。一旦一家企业的管理水平超过了经营水平,这家企业一定会走向亏损。
第一家是$北大荒(SH600598)$,第二家是$新希望(SZ000876)$。两家公司问题很明显,北大荒就不说了。新希望现在经营战略没问题,最大问题就是激励不足,一个有着世界级农牧企业基因的公司高管拿着中小规模饲料企业的工资,还没有股权。是不为而非不能,不然年轻董事长自己鹤立鸡群的薪酬怎么就年年涨?激励不足,即使经营正确,绩效必然打折扣。
新希望的转型仍旧停留在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