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经营性流动资产、经营性流动负债与销售收入存在稳定的百分比关系。根据销售增长与资产、负债增长之间的关系,预测未来营运资金需求。
1、确定随收入变动的经营性流动资产和经营性流动负债项目。
2、计算经营性流动资产项目和经营性流动负债项目的销售百分比。(可以根据基期的数据确定,也可以根据以前若干年度的平均数确定。)
3、确定需要增加的营运资金总量:
公式1:预计的各项经营性流动资产=预计销售收入×各项目销售百分比
公式2:预计的各项经营性流动负债=预计销售收入×各项目销售百分比
公式3:需补充的营运资金总量=(预计的各项经营性流动资产合计–基期各项经营性流动资产合计)—(预计的各项经营性流动负债合计–基期各项经营性流动负债合计)
4、预计可动用的金融资产和增加的留存收益:
公式4:留存收益增加=预计销售收入×计划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5、确定需要通过外部融资筹集的营运资金
公式5:需通过外部融资筹集的营运资金=需补充的营运资金总量–可动用的金融资产–留存收益增加
三、近期案例的测算步骤
1、 再融资反馈意见中一般均会要求发行人对补充流动资金(若有)进行测算,并指定以下项目为销售收入的敏感性项目:经营性应收(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及应收票 据)、应付(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及应付票据)及存货科目。发行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随收入变动的经营性流动资产和经营性流动负债项目。
2、结合报告期收入增长情况、行业总体的经营变化趋势等合理确定预测期收入增长率,较常见的预测期为3年。
3、大部分情况下,对于测算出来的需补充的营运资金总量,不再考虑可动用的金融资产和增加的留存收益的影响。
四、销售百分比法下的各种优化方法
只有当预计销售收入会大幅增长,或发行人的资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营运资金销售百分比将大幅上升,或股利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现金分配比例将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销售百分比法测算出的结果才会显示需要大额补充流动资金。
1、合理设定预测期内销售增长率
当 发行人最近一年或一期销售收入下滑或增长率下降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设定预测期内的销售增长率:①使用报告期的复合增长率,或增长率的算术平均值;②以行业 总体增长数据进行收入增长预测;③使用报告期各期最高的收入增长率;④以报告期最后一年较第一年收入的增长率为上限预测未来增长率。
2、适当延长销售收入的预测期间
为测算补充流动资金而预测销售收入的期间一般为1-3年,但部分案例预测了4年销售收入。在销售增长率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延长预测期可以提高收入增幅,从而增加补充流动资金的测算额。
3、选取相对有利的营运资金销售百分比计算方法
①营运资金销售百分比采用各期算术平均数: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基期的营运资金销售百分比作为预测期数据。但若基期的营运资金销售百分比相对其他各期低出较多,可将报告期各期营运资金销售百分比简单算术平均后作为预测期数据,提高预测期内的营运资金销售百分比,从而增加了补充流动资金的测算额。
②考虑营运资金占用的季节性:若各年末的营运资金销售百分比均较低,可关注营运资金占用是否存在季节性。若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可考虑按最近一年各季度末营运资金销售百分比的平均值进行测算。
③调整经营性流动资产的构成:大多数案例中,经营性流动资产一般仅选取明确指出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及预付账款。但也有个别案例经营性流动资产的构成超过了此范围:将货币资金纳入经营性流动资产;将生产性生物资产纳入经营性流动资产(仅适用于农林牧渔业)。
④ 使用经营性流动资产账面余额:目前大部分使用销售百分比法测算补充流动资金的案例,在计算应收账款、存货等经营性流动资产占收入的百分比时,均直接使用报 表列示的账面价值。实际上,上述科目对于营运资金的占用是余额的概念,减值准备作为其抵减科目并不减少其对营运资金的占用。对于计提了较多减值准备的发行 人,若相关百分比数据使用该科目账面余额进行计算,可较大程度上增加补充流动资金的测算额。
⑤剔除基期应付账款余额中的应付工程款:鉴于应付工程款不属于经营性往来,因此,计算基期应付账款占销售收入百分比时,可考虑将期末应付账款余额中的应付工程款予以剔除。剔除应付工程款后的应付账款余额减小,使得经营性流动负债减小,从而使得计算出的基期营运资金销售百分比增大。
4、不考虑预测期内留存收益对补充流动资金测算的影响
销售百分比法测算补流的完整步骤中,最后还应该减去发行人可动用的金融资产和预测期内销售收入导致的留存收益增加额。现有案例中,有的考虑了留存收益影响,也有的忽略了上述因素影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