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辛巴的只言小思230(万物逆旅)

小小辛巴的只言小思230(万物逆旅)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看尽二十年牛熊,人性却从未改变。在每个历史低位区的恐慌杀跌区域,所有的消息都预示着各个国家面临破产,可再过一段时间回头看去,一切都是那么地可笑。

一、勿如万物之平庸

大作手霍华德·马克斯在他的做庄手记里写道:

“‘任何价钱我都不会买进-所有人都知道风险太大了。’在生活中我听到过很多这样的话,而它已经为我提供过最好的投资机会。在所有人都相信某种东西有风险的时候,他们不愿购买的意愿通常会把价格降低到完全没有风险的地步。广泛的否定意见可以将风险最小化,因为价格里所有的乐观因素都被消除了。”

他人地狱,正是我之天堂。

正是因为恐慌,才给早以心仪的好股票带来了值得买进的价格。

可惜的是,同样是再次跌到上证指数2850点附近,即使是恐慌也无法把好股票打压到去年八月份那样的低价。

比如说,贵州茅台,从2014年1月8日见底89.94元(前复权)开始,就走出了一底比一底高的走势,当2015年7月份股灾暴发时,它也下跌,上证2015年8月底2850点之前两天,它创出了最低价168.20点,可是到了半年后的上周末,上证再次跌近2850点,它的最低价却是195.51元,还高出了16%。如图1:小小辛巴的只言小思230(万物逆旅)

 

所以说,市场的恐慌周折并不可怕,卓越的好股票总是特别抗跌,在别人跌回原位时,它跌得却比别人少,而别人再创新低时,它最多也就是跌回原位或者小创一下新低,市场不可能一直恐慌,总会转向乐观,它又悄悄地慢慢离去,踏上新的征程。

因此,当人们满眼都是恐慌性信息,什么油价必然要跌到10美元以下啦,什么人民币成为废纸啦,梦回2008年啦,上证2850点的政策底必破啦,私募、公募大清盘啦,港股跌掉99%啦……与其浪费时间跟平庸大众一样自己吓自己,还不如安心抱着好股票睡觉。

我这些话并不是心灵鸡汤,被忽悠得抱着烂股票睡觉可就惨了。

想要做一个不同于平庸万物的卓越睡觉者,并不容易,我们要善于识别那些能够逆势顶住大盘下跌的好股票,才能安然枕股而眠。

二、寻找卓越之逆旅

什么是卓越,是时时刻刻地都显得比别人强吗?不是,卓越是长久的光阴锻造出来的,只有时间拉长了,你才知道它的好,就像前面所举的茅台,长期是上涨的。

很多人也许会说,嗯,我手中的股票也很强,这回也不创新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泡沫的清除同样也需要非常多的时间,这回表现得强势,不代表下一回再次震荡时还能撑得住,有一种下跌叫熊市中后期强庄股补跌,同样可以是很惨的。

比较靠谱的,还是寻找类似于茅台那样有真正价值支撑和业绩成长的卓越好股票,在一底高于一底的长期征程中,共同前行。

个人认为,我主买的东阿阿胶、承德露露等有这种特质,长期稳定的增长与较低的市盈率可以为它们提供逆势前行的支持,东阿阿胶已经说得太多了,就不扯了。

而近期新买的长春高新,似乎有些出乎朋友们的意料,主要是其市盈率、市净率显著高于我长期看好的各种医药股、消费股。但我仔细分析了它的产品前景与发展历史,我认为好股不便宜,上周趁着大市恐慌在104.5元至95.8元之间买入了6%的仓位。

关于长春高新的研报与报道非常多,有的写得非常神奇。

有的说,长春高新的控股子公司,金赛药业专门做世界N01的创新药,最值钱的是抗衰老的长生不老药、矮子也能拔高的基因药;

还有的说,金赛药业的老总是个走私犯,生物第一强国美国居然走私进口中国生长素,可见金赛有多牛。2013年的相关报道如下:“当时的一则坏消息促使张国荣下决心不断买入,长春高新控股另一家公司长春金赛生产的人体生长素走私到美国非法销售,被FDA指控遭遇巨额赔偿,长春金赛总经理金磊是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毕业的博士,曾经获得美国生物学界最高奖——克莱文奖,也因此被判有罪。但是,张国荣凭借多年从事生物医药的经验判断,中国都是仿制药居多,创新药很少,以往都是听说美国药走私到中国买,中国药走私到美国去卖还是第一次,于是,他果断继续买入。”

……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细看相关研报,很多。

其实,我对长春高新也跟踪好几年了,以前主要是怀疑它的基因工程与疫苗等生物制药,是骗子把戏,加上对经常整概念的东北企业有偏见(到现在我还时常误把金赛当作是长春高新重组收购来的概念题材,实际上是公司早在1996就投入的项目),所以一直不感兴趣。后来,随着市场对其价值的挖掘,其企业信息也就越来越透明化(注:透明程度只是相对而已,东北老国企总是神神秘秘的,像个黑帮。本人绝无贬低之意,我就喜欢黑帮,这年头,不黑哪有钱赚),我也就慢慢了解其经营的真实性,产品前景的可靠性,但遗憾的是,其股价一直昂贵,只能静等市场清除其泡沫。

泡沫清除进程如下:

1、大股东减持:2013年大股东在100元上下(前复权)开始减持;

2、市场持续走熊:跟随2013年的整体熊市而慢慢滑跌了一年,2014年6月见到最低价75.88元(前复权),当时上证指数2026点。

3、牛散消失:2014年间张国荣消失,据他说是把股权分散隐藏了,谁知道这是不是他偷偷卖了后还要编借口安慰小散。

4、牛市诱惑:2015年严重跑输牛市,让守股的人难以忍受,涨幅比上证指数还小,更别提与创业板等相比了,顶着高新技术的帽子,走的却是垃圾蓝筹的路,

5、恐慌下杀:涨得比人少,跌得却不比人少,经过2015年7月份的股灾1.0、2.0,从182元跌到80.9元,基本跌回大盘熊市时的低位。

6、重磅药被灭:2015年12月15日公告撤回药品艾赛纳肽、胸腺A1的注册申请,所谓的四大金刚被废了两个,使大多数交易者降低了对它的预期。

7、股灾3.0开启。

在它前两次跌到80元上下的时候,我也曾多次盼望着它再跌深点,2014年6月的75.88元,静态市盈率是约36倍,我给它的估值是25倍左右,希望它跌到50元上下,没等到。2015年8月又跌到80.9元的时候,静态市盈率是约33.5倍,我希望它跌到60元,还是没等到。

而时间又推移了半年,当最近的股灾3.0时,我给它的内心估价是70元,可我却在100元上下开始买入了,是失心疯了吗?

如图2:小小辛巴的只言小思230(万物逆旅)

 

没有办法,保守固然比较安全,但也会让人错失大的机会。

股价的高低其实很难判断,一年多前,大股东在2014年9月初,斥资7700多万元通过二级市场增持80.0516万股,成交均价为97.25元/股,一年多过去了,股价基本没涨,你说大股东是买高了还是买低了?

股灾1.0、2.0期间,公司高管为国护盘,共买入了91267股,均价约130元,投入约1186万元,其中金赛药业的灵魂人物金磊买入了30000股,均价134.4元,合计投入403.2万元。目前他们全数被套,你说大科学家金磊等人是买高了还是买低了?

再来看基本面的最大亮点——金赛药业:

金赛药业是全国制药企业中唯一的国家级“基因工程制药孵化基地”和唯一的“基因工程药物质量示范基地”,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基因工程制药企业和亚洲最大的重组人生长激素生产企业,其生产的生长激素产品已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200家医院广泛使用,同时出口7个国家。

1998年,金赛药业仿制生产出第一支重组人生长激素粉针,成功填补国内空白,结束了进口重组人生长激素垄断中国的局面,同时立足我国国情,将患者一年的治疗费用降低到2-3万元。而当时的进口药物,患者一年的花费是6-7万元。金赛药业又用了10年时间,在2014年率先推出全球第一支PEG化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患者从每年需要365次注射减少到只有52次,结束了全球60年来需要每天注射一次生长激素的治疗历史,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在金赛药业持续性创新的挤压下,进口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07年的35%开始不断下降,到2013年时仅剩为10%,2014年第一季度正式退出中国市场,而同期,金赛药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达到69%。

这样优秀的企业,市场只给不到100亿的市值,是贵还是便宜?

再看看未来,随着二孩政策的落地以及养老健康的发展,基因检测精准医疗的全面推开,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这一产品将会增加更多的适应症,帮助更多的矮小孩子长高,让更多中老年人减缓衰老,治疗更多的生长疾病。

最后看看业绩,我买入的时候预计2015年业绩是3元左右,实际公布的业绩预报是每股收益2.91元。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3亿元,同比增长6.2%。实现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20.14%,从全年来看,业绩增长还不错,但就第四季度单季的表现来看,业绩诡异地不达预期,导致市盈率变为34倍左右。

想来想去,好股不便宜,如果真的是皇冠上的明珠,就别想以超级便宜的价格买到,既然股灾3.0都无法再把它杀回股灾2.0时的低位,说明它已经长期转强,很难再等到心目中的价位了,既然长春高新是一个好逆旅,多耗点时间精力也许是值得的,所以,我决定先买一些放着。

如果真的跌到70元左右的心理预期位置,那我到时再决定怎么办,如有通过反弹腾出别的股票上退出的现金,就用现金加买,如果没有现金,换股加买也是一种选择。

买入以后小涨了一点,但目前来看,上周五它的暴涨是因为周末一个未经公告的消息,有人提前知道了,所以逆势抢入。

雪球网上周五晚上有人发帖称:@追剑 :号外,新药来了01-15 22:37来自雪球

如图3:小小辛巴的只言小思230(万物逆旅)

有人认为是抗衰老药,如@亮duo :核心产品,长效生长激素申报新的适应症应该是用于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所谓的抗衰老)的临床申报,因为之前的水针该适应证已经通过,所以长效申报也应该没啥问题.01-16 08:29

有人认为只是新适应症,如@淘野:这个应是水针申请的新适应症临床,不是长效。01-16 10:50

@lifeaspython :对于高新,本人不希望高新的股价受艾滋病疫苗、抗衰老概念的刺激上涨。补充一下:治疗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并非抗衰老(虽然生长激素有对抗衰老的作用),这一点董秘在互动平台上已明确。01-16 10:21

看完上述讨论,也算是对这个情况有所了解,不管是什么适应症,有新进展就是长远好事,但股价估计是利好兑现见光死,等着大跌吧。

再次申明,我写东西只是记录一下交易时的思考,并非意图把长春高新给吹上去,而且从我发文后的惯常表现来看,经常是一说就跌的。自己乱买入而被套的,可别怪我没提醒。

而且,下周还不知会怎么样呢,在周五港股持续跌,美股大大跌的背景之下,估计市场会更恐慌。

三、百代震荡皆如是

每次低位区的恐慌时,人们的反应不是买进,而是卖出;不是抱牢,而是割肉。

霍华德·马克斯说:“每当市场崩溃时,多数人就会说‘我们是不会去接下落的刀子的,那太危险了。’通常他们会再补充道:‘我们要等到尘埃落定,不确定性得到解决之后再说。’当然,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他们被吓到了,不确定到底该怎么做。我敢肯定的一件事是,当刀子停止下落,尘埃已然落定,不确定性得到解决的时候,利润丰厚的特价股也将不复存在。当买进某种东西再次让人感觉安稳的时候,它的价格也再不会那么便宜。因此,在投资中,利润丰厚和令人安稳通常是矛盾的。”

大师的话,可以用在每一次下跌,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这次下跌之后还会不会有再创新低的下跌。

因此,好的理论,还要有客观数据支持。如果是高位区的下跌,该段名言就是用来蒙自己眼睛的遮眼布。

如果仅从估值来看,上证指数以及其核心的上证50指数明显处于历史最低位区,但是,也有人说,估值依据的往往是市盈率,而市盈率会因为企业的利润变化而变化,但冷静思考,由于构成上证指数的核心权重是银行股,而从已公布的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南京银行快报来看,净利增速虽有所减缓,营收增长却继续维持。只要银行股的业绩不突然性恶化,整体市盈率想要在2016年由于业绩变差而显得更高是不大可能的。

如果不看估值,只看点位,那么目前上证2900点的位置,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9年前冲上去过;8年前又跌下来;然后7年前再冲回;反复折腾了两年后,在2011年再次跌离向下,只到2015年又见到,因此,即使这次跌到2900点以下,也不会是个永远再见不到的点位。

2900点能否成为历史大底不好判断,但是前面几个大底的位置却离它越来越近,998点、1664点、1849点,2010点……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历史极限低点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要经历长期的下跌才能见到。

我们从概率来分析:

1、短期看月跌幅

上证指数一月跌幅已经达到-18.03%,本月还未跌完,跌到一月底,月跌幅又能达到多少?

要知道,即使是2015年7、8月份的股灾1.0、2.0期间,月跌幅分别也只有-7.25%,-14.34%,-12.49%;

而在2007年见顶6124点之前的十年里,月跌幅都没有超过-13.5%的。也只有在2008年的大熊市期间,才出现了-18.19%、-16.69%、-20.14%、-20.31%、-13.63%、-24.63%这样的连续大跌月份,此后2009年大反弹之后出现过一次-21.81%月份。月跌幅的极限值就在这些数据里面了。

那么,一月份-18.03%跌幅短期还能再跌多少?突破二十年间的几大极限值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2、中期看年跌幅

今年才两个星期,已经跌了-18.03%。

如图4:小小辛巴的只言小思230(万物逆旅)

 

而上证从1995年起算(之前股票太少,统计意义不大),到2015年总共21个年头,其中下跌的有10个年头,跌幅分别为:-14.29%,-3.97%,-20.62%,-17.52%,-15.4%,-8.33%,-65.39%(2008年),-14.31%,-21.68%,-6.75%。

可见,除了2008年比较夸张一点,其他跌到20%上下就算是多的了,当然啦,这些数据未统计期间振幅的低点,但总体而言,相距也不会太远。

很多人也喜欢拿跌得最深的2008年来类比,其实,有经历过的都知道,二者背景完全不同。2008年之前的上证指数连涨两年,分别涨了130.43%,96.66%,而这一回呢,同样的连涨两年,却才涨了52.87%,9.41%,涨幅差距甚远。2008之前的牛市是超级牛市,从998点涨到6124点,指数涨了五倍,整体市盈率确实高,且蓝筹股也涨也不少。而这一回呢,上证从2000点左右,涨到5178.19点,也就上涨160%左右而已,整体估值并不是太高,且蓝筹股基本没怎么涨。

3、远期看牛熊循环

本轮下跌从5178.19点跌到最低2850.71点,下跌了-44.95%;

而统计上证指数的几个重要极限高低点的落差,数据如下:

从2001年的2245.42点开跌,跌到最低的998.23点,用了五年,跌幅为-55.54%;

从2007年的6124.04点开跌,跌到最低的1664.93点,用了一年,跌幅为-72.81%;

从2009年的3478.01点开跌,跌到最低的1849.05点,用了五年,跌幅为-46.83%。

如果算上这一回,也就是说,上证指数才用了半年时间就跌出了-44.95%的跌幅,已经接近两次五年大熊市的跌幅了。

这些数据短、中、长数据分析,虽然不能抵挡住市场的下跌,但至少让我们该反思一下,短期还能再跌多少,我们是否又一次处于愚蠢的集体性恐慌中而不自知呢?

四、光阴过客静听雨

陷入集体性恐慌是愚蠢的,而不细看自己手中持仓股票的成色更是愚不可及。

涨时重势,跌时重质,只有低市盈率的好股票才在持续震荡下跌中具有强大的抗跌性,不要以为弹性大的投机强股在熊市里也会表现良好,事实上,随着投机资金的逐渐撤离,它们的弹性只能是一次比一次差,因此,哪怕上证指数真的只剩最后的几百点可跌,好股票最多也就损失个百分之十至十五,但是,投机股却可以在震荡中再跌去百分之七八十。因为,操纵者想要彻底杀死这些股票,将来才会有更大的弹性。

只有损失殆尽,赌客们才会发现自己输尽了光阴,最终只能是两手空空。

而聪明的光阴过客却在一个个优质的逆旅里,收获了丰厚的回报。

如果将来是一个漫长的熊市,那么,值得各大投资机构抱团取暖的,还是那些业绩稳定的老牌绩优股,不管世界经济如何萧条,人们终究要进行生活消费,要追求健康快乐,因此,我重点布局了低估值的东阿阿胶、承德露露、双汇发展等消费股,并开始以合理价格少量买入了长春高新、复星医药等医药股,哪怕全仓被套,也没什么遗憾。

不管明天、下周、下个月及至全年如何风雨飘摇。

我只是背着满满的行囊,静静地向下一个逆旅走去。

 

小小辛巴2016年1月17日写于鹭岛百家村。

粤ICP备15102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