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总股本7.69亿,截至2016年6月20日市值128.02亿。15年净利4.51亿、扣非净利3.44亿,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8.38倍、37.22倍。
近三年分红:
13年,净利3.52亿,分红1.11亿,分红率31.52%;
14年,净利3.58亿,分红1.11亿,分红率30.99%;
15年,净利4.51亿,分红1.15亿,分红率25.55%。
高管薪酬:
董事长、总经理,王志强,60万。
二、关键数据
历史数据,见东方财富:http://f10.eastmoney.com/f10_v2/FinanceAnalysis.aspx?code=sh600329&timetip=636011913488324447
15年关键数据简析:
收入70.81亿,同比70.87亿,增长-0.09%;
净利4.51亿,同比3.57亿,增长26.17%;
扣非净利3.44亿,同比3.43亿,增长0.32%;
经营现金净額3.61亿,同比2.87亿,增长25.70%;
净资产39.22亿,同比27.64亿,增长41.90%(有非公开增发)。
销售费用12.63亿,同比13.63亿,增长-7.37%。
销售费用率17.84%,同比上年19.23%,减少1.39个百分点。
管费用率4.93%,同比4.95%,减少0.02%,基本持平。
研发投入0.9316亿,占收入比1.32%。
收入构成分析:
中药43.62亿,占比61.60%。
西药21.62亿,占比30.53%。
境内70.20亿,毛利率29.45%;
境外0.3858亿,毛利率19.23%。
二、业务概要
公司是以中药制造为核心,业务涵盖中成药、中药材、化学原料及制剂、生物医药、营养保健品研发制造及医药商业等众多领域。公司产品资源丰富,拥有覆盖心脑血管、肿瘤、妇科、儿科等
10个门类的注册品种愈500 个。
1、医药制造领域。形成了以隆顺榕、达仁堂、乐仁堂、六中药4大中成药生产企业为核心,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加工、经营企业中新药业药材公司为配套的中药生产企业群,知名产品包括速效救心丸、舒脑欣滴丸、紫龙金片、金芪降糖片、清肺消炎丸、藿香正气软胶囊、通脉养心丸、胃肠安丸、乌鸡白凤片等。公司还拥有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的生产企业中新药业天津新新制药厂、头孢菌素生产企业天津新丰制药有限公司以及通过合作建立的生物制药企业中新科炬和生物芯片等。
2、医药商业领域。已建成立足天津,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医药商业体系。中新药业医药公司是天津市药品经销龙头企业,是公司市内商业的支柱企业。中新药业销售公司主营速效救心丸、舒脑欣滴丸等重点大品种,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公司以国际贸易部为实体,开展面向全球的中成药销售,公司连续多年位列全国中成药出口前四强。
3、大健康领域。
(1)营养保健品。以天津隆顺榕发展制药为主体,主营既包括冬虫夏草、西洋参、人参、鹿茸等贵细产品,又根据药食同源理念开发了天然果干等系类食品,还开发出深受大众喜爱的酸梅汤(梅味道、梅印象)等饮料。
(2)中医药特色医院。达仁医院是公司投资建立的以中医诊疗项目为主,集医疗、预防、养生、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特色医院,在针灸、推拿、中医儿科、中医妇科及中医疑难杂症方面有较强的专家团队。
行业情况
预计2015 年我国医药工业产值将达28842 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医药工业产值有望达到
48400 亿元,复合增长率在11%-13%之间。国内药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中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
2009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质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后,国家不断采取扶持中医药发展政策,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2012
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品类增加99%,远超化药/生物医药类的 55%增幅。2013
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3 年主要工作安排》出台,要求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大部分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2016年2 月14
日国务院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以开放心态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据工信部统计数据,2005年至2014 年中成药工业平均增速达22.4%,超过同期全国医药行业平均增速的
21.88%。在当前宏观经济和医药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药行业发展前景依然可期。
营养保健品:近年来,我国保健品市场复合增长率保持在30%,到2015
年,市场规模达4500
亿元,而我国消费者用于保健品领域的平均支出占其总支出的0.07%,相较欧美国家的25%相去甚远。随着国民对养生保健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营养保健品行业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境内外两地上市的融资平台。
中新药业在新加坡和上海两地分别上市,依照境内外法律法规的从严要求,规范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对外透明度高。两地上市的平台为公司提供了充分的资本运作和融资空间。
2、具有全国领先的中药制药生产基地。
中新药业不断引进新工艺和新的制造技术,拥有先进的滴丸制造和中药口服固体制剂产业基地,具备了强大的生产能力。通过生产程控化、输送管道化、包装机电化、检测自动化等,实现了中药生产的全程质量控制。
3、具有研发、生产和物流一体的医药产业架构。
中新药业技术创新基础好,现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企业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现代化技术工程中心及国家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自有的研发和产品转化平台。
公司所有制药企业(除个别生产线外)都率先通过新版 GMP认证,部分生产车间还通过了澳大利亚 TGA 认证、日本 GMP
适应性检查,公司所属测试部还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实验室认可。商业企业全部通过了新版GSP认证,使公司具有从研发、生产到医药物流等较为完善的医药产业架构,助力企业发展。
4、具有较高的品牌优势。
中新药业拥有一批以速效救心丸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外知名中成药,品牌价值凸显。至2015年底,公司拥有达仁堂、松柏、乐仁堂、隆顺榕、京万红和痹祺等六件中国驰名商标,分别为中新药业图形商标“
”、长城、体健、特子社复、沽上药酒工坊和健春等12
件著名商标,以及隆顺榕、达仁堂和乐仁堂等三个中华老字号品牌,具备了很强的品牌优势。在《中华老字号网》率先推出的中华老字号排行榜中中新药业位列前十。
5、规模庞大的产品群。
经过几十年不断地挖掘和开发创新,中新药业已具有丰富且治疗门类齐全的品种资源,其中拥有国家机密品种1个,国家秘密品种3个,中药保护品种8个,85个品种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71
个品种纳入国家医保品种。
公司通过实施大品种战略,业已形成以速效救心丸和通脉养心丸等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用药,以清咽滴丸和清肺消炎丸等为代表的呼吸系统用药,以胃肠安丸和藿香正气软胶囊等为代表的胃肠用药,以紫龙金片和生血丸等为代表的抗肿瘤中药等系列大产品群,保障了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公司确立了未来五年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一是开发有高技术含量的创新产品;二是做好现有重点产品的全方位二次开发;三是做好产品工艺改进和质量攻关。为满足未来长期发展需要,公司近年来开展了补肺颗粒、No.2
项目、F01
项目等创新中药的研究,并在国家有关基药、医保、招标等宏观政策的直接影响下,对符合公司发展战略需求的重点中药大品种开展上市再评价工作,提速科技创新,构建核心实力。新药从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到正式投产,周期长、环节多,容易受到一些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此外,随着国家药审改革的变化,审批门槛不断提高。公司以上主要研发项目中,补肺颗粒项目正在准备开展临床试验。
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1、中药产业。目前我国拥有中成药生产企业
1500余家,中药饮片规模以上生产企业800余家。中药材品种13000余种,中成药品种近10000
种。工信部发布的百强企业中中药企业约占
25%。但是我国中药行业仍存在产业集中度不高、中药资源开发受困、国际化进程缓慢的局面。重要行业标准化、中药资源开发可持续化、消费需求多元化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2、营养保健品。中国的营养保健食品消费购买力过10000 亿元,但目前仅实现2000
亿元,我国保健品行业同质化严重、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集中度低,中小企业占比高、资金投入不足,缺乏高级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也相当突出。通过科技和资本共同塑造高质量的产品和独具影响力的品牌,成为未来保健品行业发展的趋势。
发展战略
公司将遵循“天人同序,惠福民生”的企业理念,以“中药创新笃行致远”为发展方针,抓住科技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三个关键环节,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品质中新”;依托中药核心业务向上下游延伸,围绕主体产业向相关领域扩张,做长做粗产业链,整合资源适时介入相关产业,努力把中新药业打造成业绩一流的上市公司、国内外知名品牌、中药创新领军者和员工发展的理想平台。
1、向上建设药材种植 GAP
基地,一定程度上保证公司主要原料的供应和质量;向下进军医疗卫生领域,开办综合性医院,既打出品牌又成为公司产品的一个销售渠道。
2、充分发挥和利用公司商誉底蕴深厚、产品资源丰富、中药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寻求多方合作,借智借势开发本企业拥有但因各种原因不在产品种,让更多的睡眠品种醒过来创造效益。
3、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上实现新突破;着力培养新兴市场、新客户和新领域。
三、总体印象
1、自己知晓速效救心丸显然要比知道中新药业早得多,我猜测,速效救心丸的“名气”也要比中新药业大得多。按照彼得林奇的说法,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股,所以,自己知道速效心丸,按照“按图索骥”的办法,后来才找到中新药业,进而发现:原来中新药业不仅仅是速效救心丸这个名牌品种,原来还不少的“睡眠”品种。就市值而言,坐拥如此多的老字号,显然与云南白药、同仁堂、东阿阿胶、片仔癀、白云山等等一线中药品种相比,显得“落寞”得多了。是因为国有体制的僵化,还是别的啥原因?
2、感觉管理层这两年有所振作,这从其向上下游产业链条延伸、借力电商、国际化开拓等方面的发现战略、发展思路中便可窥见一二。就整体行业而言,当下医药板块似乎有过“寒冬”的味道,中新药业同其它知名品牌中药企业一样,15年的增长乏善可陈,然而寒冬过后,或许有知名品牌、有历史文化底蕴,且管理层有开拓进取能力的药企将迎来艳阳天。中新药业,自己认为大概率事件是会名列其中。
3、2015年7月,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2956.4356万股,增发价28.28元/股,募集资金8.36
亿元,为公司后续发展注入资金支持。而现在股价16.65元,为目前市场上非公开发行折价较大的标的之一。这也是其未来的最大“看点”之一。
我的更多文章:
- (2015-06-09 16: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