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万科股权大战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E3ODgzNA==&mid=2652231146&idx=1&sn=f6df7a1e6b42132e1ef9bdeb50b00e28&scene=0&key=f8ab7b995657050b8b0df8ae1a209fd86e14cf26aed9f6fcb4d2e7d966fbf5734ffce9633e3bc26fae233a916a3c8875&ascene=0&uin=MTIzMzkzNDQyMA==&devicetype=Windows+10&version=62000050&pass_ticket=3D1tx4IzdX90LWyG3dkvthpHSBOGKwGzmgyjyRuRpTWNS/dy4KsyfnUDSQ2hhVwb

关于万科股权大战,看这一篇就够了

2016-06-20 雪球

 

炒股,看雪球就够了






关于万科股权大战




看这一篇就够了





【转载】关于万科股权大战



文引用了雪球用户阿土哥,大米财经以及骑行客在雪球的见解,再次表示感谢。雪球发文,禁止转载,欢迎转发。




 




去年底闹的沸沸扬扬的野蛮人宝能举牌万科事件,随着万科停牌半年后王石搬来了救兵深圳地铁,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原先一直支持万科管理层的大股东华润拒绝万科的低价增发引入深圳地铁的做法,并且和万科管理层起了激烈冲突,在媒体上再掀论战,把万科又卷入争议漩涡之中。








让我们先梳理一下万科股权之争:





2015年7月初,前海人寿开始举牌万科,至8月4日宝能一致行动人共持有万科15.04%的股份;



2015年8月31日及9月1日,华润增持万科0.34%,持股从14.89%升至15.23%,捍卫了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2015年12月开始,宝能又继续增持万科,至万科停牌,共持有万科24.29%的股票;



2015年12月17日,安邦也开始增持万科,持股增至6.18%,同时在12月24日安邦和万科发布声明宣布结盟;



2105年12月18日下午13点,万科股票宣布停牌,到今天2016年6月18日半年时间,仍然没有复牌。






万科股权之争中的各方持股具体如下:



  • 宝能占股24.29%


  • 华润占股15.29%


  • 安邦占股6.18%


  • 万科管理层占股4.14%


  • “王石战友”刘元生持有1.21%





王石的实际控制股权为4.14%+1.21%=5.35%




根据万科新发布的公告,增发稀释股份引入深圳地铁后,新的股权结构为,深圳地铁占股20.65%,宝能占股19.27%,华润占股12.10%。





华润作为原先大股东股票被大幅稀释,收益被摊薄,因此在万科董事会决议中投下了3张反对票。




那万科事件中的几个主体则简化成了华润、宝能和万科安邦,宝能的野蛮举牌是为了成为万科的大股东控制管理层?



王石是为了抵御宝能,保住管理权而迫不得已引入深圳地铁?



那华润在董事会投的反对票仅仅是因为所持万科股票资产受损及大股东地位旁落?





当股东里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实际控制时,各方之间就成了合作与博弈。




当公司没有实际控制人时,公司就由管理层控制。这也是宝能入驻之前,王石与华润之间一直所存在的默契。华润作为大股东,自然能分享万科发展的利益,在政商关系,资源合作上给万科予支持。同时华润不谋求控制权,这样以王石为首的管理层就能够不断连庄,保证自己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直至宝能出现。



按市场规则来论,宝能是没有错的。



事情是这样的:



  • 宝能从二级市场举牌,不断低吸,甚至未经王石允许,成了大股东,而且眼看持股比例要超过三分之一,成为拥有一票否决权,影响管理层控制公司的重要股东。




  • 王石坐不住了,四处搬救兵,然而华润并未出手。出手的是深圳地铁。用暴涨后的深圳地价,玩时空穿越,以一年前姚振华的成本,换得大把的万科股权。




  • 华润不干了,因为没跟我讨论,因为对深圳土地高作价不买账,因为对股份被稀释不满,或者因为原本就对宝能入主持默许态度?






宝能在二级市场增持,并没有摊薄华润的每股收益,它捡的无非是别人扔出来不要的股票。而且宝能出的是市场价,无背公允。





而深圳地铁这个作为王石为首的管理层搬来的救兵,则要以低于万科停牌现价接近40%的价格参与增发股票的认购,难怪央企华润不买账!




作为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管理层自然希望股东越分散越好,这样股东就高度依赖管理层。在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当中,第一、第二、第三大股东其实没什么区别。区别的只有他们与管理层的关系。
如今宝能对王石来说是不请自来,算不上朋友;华润又见危不救,新董事长还没交上朋友;王石为了巩固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权,急着搬来一个对自己友好的大股东,并且通过增发进一步稀释所有股东的占股比,是其如意算盘。
深圳地铁在房价暴涨后,谋求资产高位置换成万科这种白马股的股权,也算地方国资保值增值的美事一桩。只有华润不乐意,自然要行使其股东的权力,在董事会投反对票。




在雪球君码字的同时,又传出消息说:华润预购国家队手中9.5%的股份。同时宝能方面说我们只求全身而退。万宝之争在介入更多的利益后,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这也印证了那句: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让阳光底下的纷争来得更猛烈些吧,有竞争,才能优胜劣汰。事情还没有都最后结果的时候,最终谁能走到最后还是要看各位“背后的博弈”。



雪球君想说的是:




我觉得无论是管理层,宝能,深铁,华润,独董各方,都可以有自己的诉求,无论这些诉求是否会损害小股东的利益,只要他们是按照公司章程办事的,只要他们遵守了契约精神,不管这个诉求是否道德,买入的万科股票的散户都必须接受,如果不能接受,那么用“卖出股票作为对结果的回应”便是了。




大家都在戏说股权之争大战,却没有几个人看看万科的价值几何,价值在哪?宝能野蛮增持万科,其价值被低估显然是一个重要原因。而万科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其资产和项目本身,而在其卓越的管理层。宝能的强势进入看似进退皆可,其实如果他没有看到万科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未必算是一项好投资。因为如果他控股万科,赶走万科管理层,无疑是杀鸡取卵,
或许最后的结果是我们控制不了的,但作为一直享受着万科服务的业主,我们更在乎的还是这次纷争过后,万科是不是还可以一如既往的提供好的服务,希望资本化是推动公司进步的动力。

粤ICP备15102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