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十届(2016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发布题为《股市危机:逻辑重构与多因素分析》的主题研究报告。
吴晓求在报告中指出,当前A股交易机制的缺陷对市场危机起了助推作用,其中T+1交易制度和涨跌停板限制都应该被取消。
从1995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T+1交易制度,目的是试图让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有理性判断的时间,尽可能的维护市场稳定,防止过度投机。但吴晓求指出,在T+1的交易制度下,由于不能进行日内回转交易,在市场突然出现变向时投资者无法控制风险,进而转向股指期货,通过套空来锁定风险,这就对股指期货的下行产生了一定压力。
“并且,股票现货市场的T+1交易机制和股票衍生品市场的T+0交易机制使得两个市场风险控制功能脱节,也使股指期货市场的投机色彩更浓。”
吴晓求认为,在市场规模小、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市场中实行T+1交易制度是恰当的。但是,当前中国股票市场在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巨变,完善市场流动性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建立符合市场化原则和国际化要求的一体化的相互衔接的交易规则体系,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所以,从规则一体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角度看,股票市场全面实行T+0交易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
此外,吴晓求指出,当前的个股涨跌停板限制,在市场异常波动或危机时,会加重投资者的恐慌情绪,恶化市场环境,加剧市场危机,延续市场恢复正常状态的时机,难以达到“理性判断”的制度效应,应该取消。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的另一个市场“停摆”机制——熔断机制因在实行的4个交易日内,市场出现巨幅波动,其中,沪指周跌幅达10%,两市市值蒸发逾7万亿,而被证监会紧急叫停。
“应当明确,任何一种‘停摆’机制都不可能阻止危机的发生,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市场的定价功能、改善市场流动性、减轻危机冲击的作用”吴晓求表示。 本文来源新浪财经博客
吴晓求:A股实行T+0交易、取消涨跌停板的时机已成熟
【注:注册制、退市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搞出来T+0和取消涨停板,一定会让股市再起风云。但是,我还是强烈支持,因为,每前进一步,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是必须的改革成本。既然已经千疮百孔,就不差再来两个窟窿。国际化,就不能在股票市场上玩另类,要统一游戏规则。】
来源:中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