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悠闲的狐狸,爱上了一只小白兔,从此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和这只小白兔再次相遇。读完这本简单的漫画书,心里真的充满诗意。我们每一个人不就是为自己爱着的人活着吗?——俞敏洪《狐狸卜Feribo》读书笔记
最近一个多月,我只读了3本书,却看了40多篇读书笔记,都是俞敏洪写的。深刻觉得读书这件事与时间无关,与内心的坚持和自我鞭策有关。
3月份至今,俞敏洪已经读了40多本书,在“老俞闲话”里推荐了130多本书。而且无论多晚都每天写一篇读书笔记。
俞敏洪现在的身份非常多元,比如新东方的精神领袖和品牌代言人;2015年初,俞敏洪微信的名字改成了“请叫我洪哥”!“洪哥”是天使投资人。
他怎么可能抽出时间大量读书?
老俞有一个读书方法论:“我把读书分为悟读、精读和泛读。”
像《老子》《庄子》《孙子兵法》,以及一些宗教经典,都可以列入这类。读这样的书,一天只要读一段就行,要反复咀嚼反复朗读,直到有所领悟方可罢休。
俞敏洪这种疯狂读书习惯,最早要追溯到在北大读书的时候,俞敏洪一年读200多本书。那时候,他身上还带着自卑感。三年高考落榜,即便最后用力过猛考上了北大,与身边的优等生似乎总有挥之不去的差距感。
今天,“成功人士”俞敏洪读了N多的书之后终于发现:“我是天性中就带着向往‘诗与远方’的人,就是希望向往更加美好的事情。所以,我的所有行为都是指向这个方向的,从生活到爱情,到工作,都是受这个方向指引。”
无所不知的高晓松自从在《晓松奇谈》里夸夸其谈之后,粉丝群已经老幼通吃,微博粉丝激增到让许多明星垂涎的3000多万。
对高晓松的最高评价是“他怎么什么都知道哇!”
高晓松在文章里确实写过,从小住在清华的老房子里,四周的邻居,随便踹开一家的门,里面住的都是中国顶级的大知识分子,梁思成林徽因就住他家前面的院子。小时候有什么问题家里老人就写一张字条,说这问题你去问谁谁谁。找到人家家里,打开字条一看,哦,你是那谁家的孩子,那你讲吧。都是中国头把交椅啊!
其实如高晓松这般拥有这样优越成长环境的国内能有几个呢?俞敏洪的读书不如说是从来就匮乏天然的条件,一种来自内心的自我上进的原策力!
(作者:徐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