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总股本:23.14亿,截止4月1日市值461亿。
按15年净利24.60元计算,对应市盈率18.74倍。
假设16年净利实现15%的增长,则可实现净利28.29亿,对应16年的市盈率16.30倍。
分红情况:13年分红率30.79%;14年分红率30.63%;15年分红率30.10%。拟10派3.2元(含税)。
高管年薪:
董事长陈启宇,790万;总裁姚方,714万。
二、关键数据
年份 ROE 收入 增长率 净利 增长率 扣非净利 增长率 毛利率 净利率
09 47.93% 38.7亿 2.62% 25亿 261.61% 3.74亿 14.79% 32.58% 66.22%
10 11.50% 45.6亿 17.64% 8.64亿 -65.43% 3.74亿 0.07% 34.48% 21.96%
11 13.04% 64.9亿 42.37% 11.7亿 34.96% 5.65亿 50.98% 38.46% 21.35%
12 14.97% 73.4亿 13.19% 15.6亿 34.17% 8.61亿 52.37% 43.78% 25.06%
13 12.30% 100亿 36.18% 15.8亿 29.61% 10.3亿 19.11% 44.55% 24.01%
14 13.38% 120亿 20.30% 21.1亿 33.51% 13.3亿 29.75% 44.13% 19.71%
15 14.21% 126亿 4.85% 24.6亿 16.43% 16.6亿 24.43% 49.97% 22.77%
15年有关数据简析:
收入126.09亿,同比120.26亿,增长4.85%,或5.83亿。
净利24.60亿,同比21.13亿,增长16.43%,或3.47亿。
扣非净利16.56亿,同比13.31亿,增长24.43%,或3.25亿。
现金流量净额16.21亿,同比12.00亿,增加35.06%,或4.21亿。
净利含金65.89%,同比56.79%,提高9.1个百分点。
净资产181.82亿,同比166.75亿,增长9.04%。
总资产382.02亿,同比353.36亿,增长8.11%。
加权ROE14.21%。以期初净资产计算,ROE14.75%。
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10.04亿,同比6.72亿,增加3.32亿。
本报告期研发费用化支出人民币6.70亿元,较2014 年增长18.75%,其中:药品制造与研发板块研发费用人民币5.38亿元,占药品制造与研发板块业务收入的6%。
销售费用28.15亿、销售费用率22.33%,同比23.00亿、销售费用率19.13%,分别增加5.15亿、3.2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19.06亿、管理费用率15.12%,同比17.27亿、管理费用率14.36%分别增加1.79亿、0.76个百分点。
毛利率49.97%,同比44.13%,提高5.84个百分点。毛利率的提高与其剔除医药商业有关。
长期股权投资139.20亿,同比119.06亿,增加20.14亿。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33.15亿,同比24.99亿,增加8.16亿。
投资收益23.47亿,同比19.25亿,增加4.22亿;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11.07亿,同比9.11亿,增加1.96亿,增长21.52%。
负债分析:
短期借款54.72亿,同比28.41亿,增加26.31亿。
长期借款16.76亿,同比7.72亿,增加9.04亿。
应付债券18.96亿,同比30.85亿,减少11.89亿。
负债合计175.32亿,同比162.33亿,增加12.99亿。
负债率45.89%。
总体看,负债率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62.4%,短期借款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增发改善债务结构。
核心竞争力分析:
集团已在中国药品市场最具潜力和成长力的六大疾病领域(心血管、代谢及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抗感染、抗肿瘤)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品布局。本集团核心医药产品在各自的细分市场领域都具有领先优势。2015 年度,本集团销售额过亿的制剂产品和系列已达到 19 个。
集团已形成国际化的研发布局和较强的研发能力,通过在上海、重庆、美国旧金山、台湾的布局建立互动一体化的研发体系,在小分子化学创新药、大分子生物类似药、高价值仿制药、特色制剂技术等领域打造了高效的研发平台。报告期内,本集团还加强了抗肿瘤药物的产品布局,经过几年的研发积累,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在研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疫苗等项目 161 项,40 个项目正在申报进入临床试验、13 个项目正在进行临床试验、41 个项目等待审批上市,预计这些在研产品将为本集团后续经营业绩的持续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高度重视营销能力的建设,现已经形成了近3000人的营销队伍,销售网络基本覆盖全国的主要市场,产品推广和销售能力不断增强。参股投资的国药控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药品、医疗保健产品分销商及领先的供应链服务提供商,拥有并经营中国最大的药品分销及配送网络。集团与国药控股保持战略合作,通过与国药控股的合作,充分发挥双方的协同作用。
集团是国内较早启动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医药企业,目前已初步具备了国际化的制造能力,并已有数条生产线通过了相关国际认证,部分制剂和原料药产品已成规模地进入国际市场。在全球市场,本集团已成为抗疟药物研发制造的领先者。重庆药友的固体制剂生产线已通过加拿大及美国 FDA 认证、湖北新生源的膳食补充剂类氨基酸通过 FDA 认证。
已率先进入医疗服务产业,并已基本形成沿海发达城市高端医疗、二三线城市专科和综合医院相结合的医疗服务业务战略布局。此外,本集团卓越的投资、并购、整合能力已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这也为未来本集团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H 的资本结构,为本集团通过并购整合快速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优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集团的药品制药与研发业务、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业务均在行业中处于较领先的地位,根据IMS统计,2015年本集团生产的医院用处方药的销售收入位列全国第四;而本集团医疗器械业务代理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外科手术领域的翘楚。
与此同时,本集团的医疗服务业务在床位数、整合能力上亦在行业内处于领先。
集团的药品制药与研发业务、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业务均在行业中处于较领先的地位,根据IMS统计,2015年本集团生产的医院用处方药的销售收入位列全国第四;而本集团医疗器械业务代理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外科手术领域的翘楚。
四、业绩亮点
15年,剔除出售复星药业、复美大药房、金象大药房、邯郸制药等四家企业以及新并购的二叶制药的贡献后,营业收入较 2014 年同口径增长15.07%。
收入构成:
1、药品制造与研发:收入89.35亿,同比73.37亿,增长21.78%,或15.98亿。
药品制造与研发剔除出售邯郸制药以及新并购二叶制药的贡献后,营业收入较2014 年同口径增长14.25%。
2、医疗服务:13.79亿,同比11.86亿,增长16.26%,或1.93亿。
3、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制造:13.79亿,同比11.86亿,增长16.49%。
4、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代理:5.30亿,同比4.36亿,增长21.48%。
药品制造与研发:
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89.35亿元,较2014 年增长21.78%,剔除出售邯郸制药以及新并购二叶制药的贡献后,营业收入较 2014 年同口径增长 14.25%;实现分部业绩人民币12.70亿,较 2014 年增长15.20 %;实现分部利润人民币12.38亿元,较 2014 年增长 13.08 %。
2015年,心血管系统、代谢及消化系统、抗感染和抗肿瘤等疾病治疗领域主要核心产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 其中抗感染疾病治疗领域的青蒿琥酯等抗疟系列的销量较上年增长约125.92%。新产品中,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领域的前列地尔干乳和代谢系统治疗领域的非布司他片的销售快速增长。2015 年,本集团共有19个制剂单品和系列销售过亿元,非布司他片、羟苯磺酸钙等产品为首次过亿,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系列等产品销售额均超过人民币5亿元。
截至报告期末,在研新药、仿制药及生物类似药及疫苗等项目161 项。报告期内,1个生物 1 类创新药、2个2 类生物类似药(第二适应症)、2个 1.1 类创新药、10个国内尚未上市的 3.1 类新药已向国家食药监总局提交临床申请;23个产品获得临床批件。此外,报告期内,湖北新生源的精氨酸原料药、二叶制药的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通过CFDA 上市批准,重庆药友的盐酸文拉法辛片通过 FDA 上市批准。
医疗服务:
实现收入13.79亿元,较2014 年增长16.26%;
实现分部业绩2.03亿元,较 2014 年增长 18.96%;
实现分部利润人民币7593.88万元,较2014 年下降 32.08%;剔除本年及上年新增联营公司分占损益后,分部利润较2014同比增加 19.65%。
禅城医院新综合医疗大楼“精进楼”投入使用,为打造差异化医疗服务平台打下基础;钟吾医院康复体检医院启动建设,使本集团医疗服务平台更趋多元化;分别参与创设温州老年病医院和齐鲁医管,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办医新模式;启动建设台州浙东医院、参与创设星双健医疗投资,积极整合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探索医养新模式;进入并布局血透领域,规划产业链整合。此外,通过开拓与“挂号网”的战略合作以及领投 “名医主刀“A轮融资,实现线上与线下服务的无缝嫁接,形成 O2O 闭环,探索医疗服务业态和模式的创新。
集团控股的禅城医院、济民医院、广济医院及钟吾医院合计核定床位2770张。
此外,积极支持并推动美中互利旗下高端医疗服务领先品牌“和睦家”医院和诊所网络的发展和布局。2015年,“和睦家”医院继续保持在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高端医疗领域的品牌号召力和领先地位。青岛和睦家医院于报告期内开业、广州和睦家医院也在加紧建设中。
在投入国内医疗服务行业的同时,也密切关注境外主流市场医疗服务领域新经营模式的探索。2015 年,投资了美国日间手术中心 Sovereign Medical 约 30%的股权,以期进一步摸索新医疗服务模式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借鉴与实践。
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
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7.25亿元,较 2014 年增长 14.69%;
代理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5.3亿元,较2014 年增长21.48%。
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业务实现分部业绩人民币3.84亿元,较 2014年增 67.50 %;
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业务实现分部利润2.72亿元,较 2014 年增长115.01%。
代理业务收入的增长主要系“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销售提速和手术量增加带动耗材销量增加所致。
积极推进 Alma Lasers 的业务发展,并加强化对 Chindex Medical Limited代理业务的拓展,“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术量在2015 年实现快速增长。2015 年,Alma Lasers 继续加快开拓国际市场并重点关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Alma Lasers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89亿,较 2014 年增长10.79%;与此同时,Alma Lasers 进一步加强新产品尤其是医用治疗器械的开发,产品线向临床治疗领域拓展,2015 年,Alma Lasers 产品共获得 5 项新的欧盟 CE认证及 1 项美国 FDA 的 510(k)认证。
医药分销和零售:
2015年初,本集团与国药控股完成了对包括复星药业、复美大药房、金象大药房在内的药品分销与零售业务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报告期内,本集团参股的国药控股继续加速行业整合,扩大医药分销网络建设,并保持业务快速增长。2015 年,国药控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270.69 亿元、净利润人民币56.96 亿元、归属净利润人民币 37.61 亿元,分别较2014年增长13.46%、25.15%和 30.81%。
截至报告期末,国药控股下属分销网络已覆盖中国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直接医院客户数已达 13310 家(仅指分级医院,包括最大、最高级别的三级医院 1847 家)。报告期内,国药控股医药分销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2158.54 亿元,较2014 年增长12.74%。与此同时,国药控股医药零售业务保持增长,报告期内实现收入87.29 亿元,较2014 年增长 47.85%;零售药店网络进一步扩张,截至报告期末,其旗下国大药房已拥有零售药店3080 家。
融资情况:
公司A股非公开发行计划募集资金总额约23亿元,用于偿还带息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发行方案已于2016年3月获得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
公司获准于中国银行间市场发行人民币20亿元中期票据和人民币45 亿元的超短期融资券的额度注册;并获中国证监会人民币 50 亿元公司债券的发行批准,其中人民币30亿元公司债券已于 2016 年3月发行。
重大股权投资:
1、2014年全资子公司复星新药分两次共计出资3322.9万美元认缴复宏汉霖新增注册资本 1,494.1751万美元。第一次增资事项已于 2014 年3月10 日完成工商变更,第二次增资事项已于 2015年7月8日完成工商变更。至此,复星新药持有的复宏汉霖的股权比例由74%增至 82.57%。报告期内,复宏汉霖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为人民币-6,872.73万元,复宏汉霖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2.04%。复宏汉霖主营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自有技术转让等。
2、2014年11月28 日,全资子公司上海医诚分别出资人民币3380.80万元和人民币9,619.20万元受让11 名自然人持有的广济医院45%股权和广济置业 45%股权。至此,上海医诚分别持有广济医院 100%股权和广济置业100%股权。报告期内,广济医院和广济置业分别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人民币 861.26 万元和人民币-114.51 万元,广济医院和广济置业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分别占利润总额的 0.26%和-0.03%。广济医院主营医疗服务;广济置业主营投资管理。
3、2014年12月,全资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和复星实业分别出资人民币3.94亿元和4.51亿元受让苏州二叶制药35%和30%股权。报告期内,二叶制药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为人民币7816.58 万元,二叶制药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2.32%。二叶制药主营医药研发、制造和销售。
4、2015年,本公司出资5850万美元对全资子公司复星实业进行增资。报告期内,复星实业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为人民币1949.21万元,复星实业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0.58%。复星实业主营投资管理。
5、2015年3月,公司出资4000万美元认购Sovereign Medical2993股新发行普通股,约占Sovereign Medical本次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30%。本次投资的投资期限为长期;报告期内,Sovereign Medical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人民币68.96万元,Sovereign Medical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0.02%。Sovereign Medical为美国日间手术中心,主营医疗服务。
6、2015年5月,全资子公司复星实业与和康生技签订《私募特别股认购契约》,约定复星实业出资不超过31640万元新台币认购和康生技 7910000 股新发行私募特别股,约占和康生技本次发行后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10%。报告期内,和康生技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为人民币0万元,和康生技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 0.00%。和康生技主营医药研发、制造和销售。
7、、2015年5月,全资子公司复星实业出资4500万美元、 HOPU Reunion Company Limited 出资4000万美元、Ally Gloss Limited出资2000 万美元、WuXi PharmaTech (Cayman) Inc.出资 2000 万美元共同设立 Ambrx Biopharma,并由 Ambrx Biopharma 成立的全资子公司 Ambrx Biopharm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与 Ambrx 进行合并。交易完成后, Ambrx 将成为 Ambrx Biopharma全资子公司、Ambrx Biopharm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不再存续,复星实业通过Ambrx Biopharma 间接持有Ambrx36%的股权。报告期内,Ambrx 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为人民币 814.01 万元,Ambrx 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 0.24%。Ambrx 是专注于发现和研发蛋白质药物的临床研发公司。
8、2015年7月30日,本公司与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和重庆医药签订《增资协议》等协议,约定本公司出资人民币 20,250 万元认缴重庆医药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 1,350 万元,占重庆医药本次增资后注册资本的3%。报告期内,重庆医药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为人民币 1.76万元,重庆医药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 0.00%。重庆医药主营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的销售。
9、2015 年8月,控股子公司江苏万邦合计出资人民币 4,121.63 万元以股权转让及增资方式对万邦天晟 51%股权进行投资。本次转让和投资完成后,江苏万邦持有万邦天晟 51% 股权。报告期内,万邦天晟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为人民币-124.59 万元,万邦天晟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0.04%。万邦天晟主营肝素钠粗品及肠衣的加工和销售。
10、2015年8月,本公司出资约 2000 万美元认购 Astute Medical 4,155,844 股E轮优先股,占 Astute Medical 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 8.75%。本次转让完成后,本公司尚持有 Astute Medical7.875%股权。报告期内,Astute Medical 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为人民币0万元,上述转让产生的收益为人民币0万元,资产出售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 0.00%。本次投资的投资期限为长期;报告期内,Astute Medical 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为人民币 0 万元,Astute Medical 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 0.00%。Astute Medical 主营开发创新标志物技术,生产高风险急性病检测产品。
11、2015年9月,全资子公司齐广投资与 Tomer Kariv、Ran Nussbaum、Pontifax Management GP (2015) Ltd.共同发起设立 Pontifax IV。Pontifax IV 的总募集资金规模为不超过 1.5 亿美元,其中:齐广投资作为 Pontifax IV 的有限合伙人出资 4,000 美元认购其中的约 26.67%权益。Pont报告期内 Pontifax IV 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为人民币 0 万元,Pontifax IV GP L.P.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 0.00%。 Pontifax IV 主营对外投资。
12、2015 年9月,本公司与复星财务公司、复星集团、南京钢铁联合和豫园商城约定共同认缴复星财务公司新增注册资本,其中:本公司出资人民币 32760 万元认缴复星财务公司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 27300 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本公司共计持有复星财务公司 20%股权。报告期内,复星财务公司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为人民币 2,288.50 万元,复星财务公司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 0.68%。复星财务公司主营复星集团成员单位的存贷款、财务、融资咨询等。
13、2015年9月28 日,全资子公司复星医药出资人民币6400 万元受让大连雅立峰20%股权。本次转让完成后,本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和复星实业共计持有大连雅立峰 95% 股权。报告期内,大连雅立峰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为人民币 -5,027.00 万元,大连雅立峰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1.49%。大连雅立峰主营生物技术的开发、流感疫苗生产、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和 SARS 疫苗研究。
14、2015年10月,全资子公司复星医院投资与创贤网络、苏州工业园区高榕成长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签订《增资协议》,约定复星医院投资出资人民币 3,600 万元认缴创贤网络 47.37 万元新增注册资本,约占创贤网络本次增资后总股本的15%。创贤网络主要运营“名医主刀”平台。
15、2015年11月18日,本公司与德邦创新和国药产投等签订《产权交易合同》,以人民币5000 万元竞得国控医投 10%的股权。至此,本公司共计持有国控医投45%股权。国控医投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为人民币-56.32 万元,国控医投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0.02%。国控医投主营医院投资管理。
16、2015年11月,全资子公司复星医院投资(作为贷款人)向北京瑞而士(作为借款人)提供共计人民币4,200 万元无息贷款用于相关医疗机构的设立和运营,复星医院投资据此受让北京瑞而士70%股权。报告期内,北京瑞而士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为人民币-9.59 万元,北京瑞而士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 0.00%。北京瑞而士主营投资管理、资产管理、项目投资、投资咨询、医学研究等。
17、2015年11月30日,全资子公司 Regal Gesture 与挂号网等签订《Series E Preferred Share Subscription Agreement》,约定 Regal Gesture 出资 6,500 万美元认购挂号网 39,669,253股E轮优先股,约占挂号网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4.33%。认购已于2015年12月4 日完成交割。本次认购完成后,本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复星实业和 Regal Gesture 共计持有挂号网 9.73%股权。报告期内,挂号网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为人民币 0 万元,挂号网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 0.00%。挂号网主要运营“挂号网”平台。
18、2015年12月3日,复星医院投资与温州市中医院签订《关于设立“温州老年病医院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议书》,约定共同投资设立温州老年病医院,温州老年病医院的注册资本预设为人民币 35,477.07 万元,其中:复星医院投资以现金出资人民币2.5亿元,占新公司注册资本的 70.47%;温州市中医院以资产评估作价出资人民币 10,477.07 万元,占新公司注册资本的 29.53% 。温州老年病医院已于2016 年2月2日完成工商登记。本次投资的投资期限为长期。温州老年病医院主营医院项目筹建。
19、2015年12月16 日,全资子公司复星医院投资与青岛城投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关于合资设立青岛山大齐鲁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协议书》,约定复星医院投资和青岛城投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出资现金人民币40,000 万元共同投资设立齐鲁医管,齐鲁医管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0,000 万元,复星医院投资和青岛城投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占齐鲁医管 50%股权。齐鲁医管已于 2015 年 12 月 18 日完成工商登记。报告期内齐鲁医管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为人民币 0 万元,齐鲁医管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 0.00%。齐鲁医管主营自有资金对外投资运营管理,对指定服务的医疗机构进行投资管理。
20、2015 年12月22 日,全资子公司复星医院投资与王项、王卫国等签订《合资协议》,约定复星医院投资出资人民币 3,900 万元受让王项持有的湖南景仁65%股权,并约定于上述股权转让完成后,湖南景仁各股东按各自持股比例共同出资认缴湖南景仁新增注册资本共计人民币2,000 万
元,其中:复星医院投资认缴增资注册资本人民币1300 万元。本次转让和增资的工商变更手续尚在办理中。湖南景仁主营医院投资管理。
21、2015年12月23 日,全资子公司复星医院投资与星双健投资约定双方共同投资设立星双健医疗投资。星双健医疗投资的注册资本预设为人民币 12,000 万元,其中:复星医院投资拟以现金出资人民币 6,120 万元,占星双健医疗投资注册资本的 51%;星双健投资拟以现金出资人民币 5,880 万元,占注册资本的 49%。星双健医疗投资已于 2016 年 2 月 18 日完成工商登记。报告期内,星双健医疗投资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为人民币0万元,星双健医疗投资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 0.00%。星双健医疗投资主营医疗卫生行业投资、医院管理。
22、2015年,控股子公司台州浙东医养投资以自筹资金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台州浙东医院。台州浙东医院已于 2015年5月5 日完成工商登记,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50,000 万元。报告期内,台州浙东医院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为人民币 56.84 万元,台州浙东医院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 0.02%。台州浙东医院主营医疗服务。
2016年的经营目标:
将努力实现快速增长,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44 亿元;与此同时,将努力控制成本和各项费用,成本的增长不高于收入的增长,保持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不含研发费用)率相对稳定,制药业务研发费用占制药业务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5.0%,提升主要产品的毛利率水平和盈利能力。
五、一点思考
1、重申投资逻辑
关于复星医药的投资逻辑,以前我曾作文进行了论述,链接于下,不再过多重复。自己要说的是,投资复星医药现在不仅要看其医药全产业链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它正在向医疗服务,特别是医养结合上发力。考虑到中国将步入老年人社会的国情,医养结合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或许要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力。
截止2015年12月31日,我们已投资13家医院、两个专业护理单位和七间私家诊所,合计3,777张床位;包括高端养老星堡老年服务,2015年我们的养老社区已开业总建筑面积96700平方米,总床位数1090张;开发中总建筑面积为342259平方米,总床位数2977张。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将线下医疗服务与互联网移动医疗融合成为闭环,并通过健康保险形成“保险+医疗+康复养老”的复星大健康生态布局。
以上这段话,是郭广昌15年致股东信中的说的,这基本上也反应了复星医药在大健康板块的投资全貌。
据15年年报,医疗服务实现收入13.79亿元,较2014 年增长16.26%。这个收入水平是个什么概念呢?
这个收入水平甚至不如一个地市级三甲医院的收入水平。这说明,复星医药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布局,其实大部分仍然处于“培育期”,换句话说,还远未到利润释放期。实际上,从复星医药现在的投入建设看,看得见效果的实际上仅上禅城医院,15年收入9.91亿元,利润1.25亿元,净利率12.61%。这意味着,复星医药的医疗服务板块仍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看好复星医药的逻辑还在于其管理层。自己现在越来越喜欢具有“帝国思维”的优秀企业,因为只有具有不断“开彊扩土”的帝国思维,才有望将来支撑企业成为千亿市值,甚至上万亿市值的企业。可喜的是,复星医药现在正在不断打造自己的医药全产业链和医疗服务的“帝国版图”!
2、关于复星的估值
整体算账法儿。比如,如果自己有无数钱,现在将复星医药“私有化”下来,它究竟值不值呢?自己认为,如果将复星医药现在的全资或者控股公司的股权,以及它的长期股权投资全部卖掉,估计也是物有所值的。比如,仅是它的长期股权投资便是139.20亿元。
简单推算法儿。完全从静态的角度讲,依现在它的净利24.6亿来衡量,“支撑”住400多亿市值的企业,也当属于合理的。假设现有的市盈率不变,即保持在18倍多,那么公司以后复合增长率,便可视为未来的投资收益率。如果公司未来五年保持复合增长率15%,则实现自己提出的五年翻倍的目标当是大概率事件。
3、感谢市场先生
自去年郭广昌事件之后,公司股价便有点"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这一轮牛市算白来了)。投资如做人,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自己认为,它倒是有点“王子”一时“遇难”的味道。于是,自己终于得到了些便宜的筹码,所以要真心诚意而不是虚情假意地感谢市场。当然,自己仍然希望市场先生再悲观一些再悲观一些,对它的股价再进一步打压,那么,自己便可以继续搞到一些便宜货。
4、未来风险。
啥事都不能仅仅是往好处想。就复星医药来讲,其业务似乎有些繁杂,想弄懂它的每一个板块业务以及具体产品,非专业人士是难以达到的。不过,“在可预见的将来,在直接运营的业务中,本集团仍将坚持以药品制造与研发为核心,预计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仍将为集团贡献50%以上的营业额和主要的经营业绩。”这是年报中公司自己进行的分析。自己认为,投资其实有时没有必要作到如此“细致”,因为具体的操作与落实,还是由公司的管理专业化团队在运作。再进一步说,自己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就将钱交给本事比自己大得多的人即可以了。
此外,医疗服务市场最大的特点是资本投资大,而回报期长。因为,医院建设并不是个有钱就可以任性的地方,它的做大做强做好,仍在于医疗服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而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这一行业属性决定了复星医药的未来可以是一头慢牛、“肉牛”、长牛,但是短期想有多大爆发力是不现实的。
如果将来的医院投资与建设,摊子铺得过大,而由于管理等方面的种种原因,造成投资收益不及预期,或许公司的股价将来仍不排除进一步估值杀。
附:其它资料:
投资收益中有约47.19%(2015年度为人民币11.07亿元)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注:联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按照本集团对其所持股权比例折算所得)。
且投资收益在集团业绩中占比明显下降,经营性利润在业绩贡献中占比明显上升。且本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投资收益项中有约50%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联营公司产生经营收益,本身具有可持续性、非一次性的特点。因此,本集团目前的生产业务模式并不存在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方面的风险。
自2009年起已经明确,只投资于主业相关的业务领域。本集团的非控股投资不单纯以获取财务收益为目标,而是以专注于医药、诊断与器械等相关行业的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前沿,把握行业发展的方向和机会,获取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为目的。
对于投资后完成上市的公众公司,也不排除减持所持其股份的可能性。通过减持股份,可将收回的现金用于扩充主营业务的投资并购活动,进一步增强本集团的经营实力,以期产生更好的经营收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