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活宝的收益你真的会算吗?

我相信很多小伙伴们在计算零活宝收益的时候,会发现用本金乘以收益率得出来的数值与每日给出的收益不一样。实际上其它理财产品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比如昨天(2016年2月4日)零活宝T+1的七日平均收益率为4.53%,计算每万元的收益:10000*4.53%/365=1.24元,而陆金所给出的值是1.1798元/每万元,二者并不相等。

那这是什么情况,是陆金所自己算错了么?当然不是,陆所长过年喝得再多也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

实际上这涉及到一个概念:七日平均收益率,也有的地方叫七日年化收益率。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货币基金(或者净值类产品)最近7日的平均收益水平,进行年化以后得出的数据。说简单一点,就是将最近7天的收益率给平均一下,算出来的年化收益率。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净值类的产品比如我们的零活宝,由于是按每日复利来计算收益率的,那这里的平均值是几何平均数而不是算术平均数。下面演示一下具体的计算过程:

1-145

以上图为例,假设这个是零活宝的某个时间段的收益值:

第一天的收益率是1.4653/10000(a值),第二天1.4656/10000(b),第三天1.4682/10000(c),第四天1.4822/10000(d),第五天1.5036/10000(e),第六天1.5312/10000(f),第七天1.5269/10000(g)

计算7天的平均年化收益率:{[(1 + a)*(1 + b)*(1 + c)*(1 +d)*(1 +e)*(1 + f)*(1 + g)]^365/7}-1=H(开乘积的7次方根后再取365幂次方,再减1),这个H就是最后算出来的年化收益率,为5.5960%。

所以到第八天的时候,陆金所会给出最近的七日平均收益率为5.5960%,但是用这个收益率乘以10000再除以365,得出来的收益是:1.5331元/每万元,这个值与上面八天中任何一天的万份收益值都不一样。

所以看到这里应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七日平均收益率并非特定哪一天的收益率,而是将过去的7天的收益率的平均后所得。净值类的产品收益有波动,相比给出的每一天的数据,用平均值更能反映出收益率的真实水平,现在几乎所有的净值型理财产品都是以七日平均收益率来表示其收益水平。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1.5331这个值比所计算的7天中任何一天的单日收益都高,这也是正常的,因为计算过程中是以几何平均数来算的,而我们后面计算单日收益用的是算术平均数。如果真的想用5.5960%来评估每一天的收益,那应该同样采用几何平均数的方法来计算,也就是(1+5.5960%)先开365次方根,再减1,然后乘以10000。

 

粤ICP备15102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