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外乡人,我来到上海一晃也已经很多年。刚来时还不习惯这里的快节奏,渐渐的也开始离不开这里,喜欢上了吴侬软语的弄堂文化,也爱上了多姿多彩的国际化都市生活。
前段时间搞活动,要给大家寄书,叫来了送快递的小哥。小哥一进门,说:“啊呀,原来你们就是简七理财啊!”
于是,便和他闲聊了起来。
他听说我们除了公众号以外,还有一套398块钱的理财课程。
我还在想,这门课他会不会需要买一套呢。
谁知他低头捣鼓了一阵,朝着我晃晃手机说:“买好啦。以后有什么问题我取件的时候来咨询你们呀。”
小哥的行动力,也是令人吓了一跳了。
于是又和他多唠了两句,我问他:“你在理财上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吗?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我以为他会让我推荐理财产品等等细节问题。没想到,他说:“在上海这种大城市,机会多,只要努力,就可以生活的不错。现在送快递,虽然辛苦点,但挺充实的,和客户打交道,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大家也都对我们很好。但是我有一个难处,不知道会不会给你们添加麻烦。”
“只要是我们力所能及的,我都会努力帮忙。”
“那就太感谢了。是这样的,我是家里的独生子,在上海打工,每个月都会给家里寄钱。我可以接触到很多理财知识。可是老父母在家乡,信息很闭塞,总害怕他们被骗子骗了。他们年龄也大了,万一被骗了,钱倒是小事,没了可以再挣。就害怕他们被骗了,气出了病,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听完快递小哥的话,我也感同身受。
我们在大城市勤勤恳恳的工作,为把城市建设的更美好,而我们在家的老父母,却因为缺乏理财的基本常识,一旦上当受骗,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于是连夜回家,整理出来一份给爸妈的理财误区和骗局指南。送给以快递小哥为代表的所有外来务工人员,也送给大家。希望懂些理财知识的大家,可以给父母们一条条讲讲这些误区。
误区一: “不要乱花钱”
很多父母对理财,还停留在老一辈的节省上面,就是不舍得花钱。自己发了奖金,想买点好的,送给他们做礼物,他们就会说“不要乱花钱”,然后把东西存起来,舍不得用。有些都过了保质期,也舍不得扔。这其实是在父母辈的群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想法。
我们应该对父母进行疏导,告诉他们,我们在大城市过的很好,生活质量都有保证。买的这些礼物,也都是生活必备的。不要在这些该花钱的地方省钱,保障好基本的生活。
攒钱不能以影响生活质量为前提,他们生活的好,我们在大城市打拼起来,才会更放心。
误区二:“我看你张叔叔都买了,我也买点吧”
大家肯定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爸妈发来一条信息问“你看这个XXX可以买吗?张叔叔买了,推荐给我的。”
父母盲目跟风投资也是很多子女苦恼和担忧的事。因为生活圈子有限,所以父母了解一些投资的途径,很多都是熟人介绍的。这样的模式,缺乏最基本的理财知识,很容易就陷入理财陷阱。所以要告诉父母,不管是谁推荐的,都不能轻易相信。
误区三:“儿子工作挺忙的,就不要给他添乱了。”
曾经有新闻报道称有一个母亲因为听信了谣言所说的120万的书画作品可以升值到300万,瞒着自己的儿子抵押了家中唯一的房产,导致儿子被放高利贷者追债。
很多爸妈害怕打扰孩子的工作,有了想法不与孩子沟通,自己做决定。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主动和父母沟通,定期询问他们有没有购买什么理财产品,给出他们一些建议。
误区四:“小王这孩子挺好的,总是上门来看我。”
现在的骗局都走感情牌。知道空巢老人的软肋,所以直击这个痛点。经常上门送一些小礼物,对爸妈嘘寒问暖,赢得爸妈的信任,替爸妈“保管”的血汗钱,购买一些虚假的理财产品。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我们要时常跟父母多打电话,聊天沟通,关心他们,不要给这些骗子空隙。其次,还要时常叮嘱父母,对于外人,任何提到钱的事情,都不可以轻易答应。一定要先和自己沟通。
误区五:“哪里能有国家的银行安全?”
爸妈那一代,和我们的生活背景差异很大。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接触过很多金融、理财的概念,所以很多人都是极端排斥理财,觉得只要把钱存在银行里就是最安全的了。什么理财产品,抵御通胀,都信不得。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来要选择尊重他们的决定。给予他们一定的支配权,可以在银行里放一些存款,让他们能安心。同时,也可以帮他们购买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一来钱也是放在银行赢得他们的信任,二来还可以获得一些不错的收益。在只存款和高风险中间,找到一些平衡。
误区六:“电视明星都来了,广告上说零风险,肯定没问题。”
现在骗子也是越来越神通广大了,能请到各种各样的大V和明星去为自己的产品站台。这样的明星效应,对于父母会形成一种导向和暗示,认为这样的产品肯定没问题。更有甚者,会在自己的广告语中宣传”零风险“这样的内容。殊不知,这只是一种营销的“套路”和诱惑,与理财产品本身是不是靠谱,没有任何关系。
父母也许无法理解高深的金融逻辑,但是我们可以告诉父母,和钱沾边的理财产品是不是靠谱,和选择谁来代言,用什么花式的,敲锣打鼓、走秀表演都没有关系。千万不要被这些表面忽悠了。
误区七:“比银行利息高多了,买点儿赚的多。”
老年人,常常会被高收益所诱惑。而这个超高的年化利率,往往是20%、30%这样的数字。我们学过理财会知道,连巴菲特,也不敢轻易说自己可以实现这样的收益。
所以我们可以给爸妈制定一个“死原则”,比如收益率高的产品,一定要来跟我商量一下。虽然看起来刻板了些,但这样可以将被骗的机率降到最低。
所谓防不胜防,除了以上误区和应对办法,我们还可以做到以下内容。
1.时时留心骗局新闻,发给父母,让他们提高警惕。
2.了解他们的初心和需求,帮助他们一起挑选理财产品。
3.积极沟通,主动了解父母的理财想法。
4.自己学习更多理财知识,增强你的专业度。
5.多关注时政和国家动态。
国家在保护中老年人防骗方面,可谓是下了一番大工夫的。比如,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公安部联合推出了《中国老年人防诈骗指南》,涵盖网络诈骗、电信诈骗、街头诈骗、交友诈骗等内容。
在各个社区,也在大力开展防骗科普教育等内容,我们可以让父母多去参加这类活动。
有很多次,上海突降暴雨,我看见外卖小哥在暴雨中,为了按时将外卖送到客户手中,也顾不上躲雨,在暴风雨中穿行。我都会特别感动。
每一个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勤勤恳恳工作的我们,让城市这个大家变得更美好。
我们也应尽一点绵薄之力,让他们的小家更有保障,让家中的老人生活的更安心,我们也就更放心了。
“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这座城市,它拥有最国际化的视角,也最真诚的敞开怀抱,给予我们每个人机会,被他适宜的温度温暖着。
我感受着这座城市的体温,热爱着这一片土地。也想让把这份温度,更多的传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