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失败投资的经过:2016年年初,我在中国石油H股4.5港元时建仓,在4.2港元补仓,并且想至少50%可以赚,甚至一倍。逻辑其实很简单,路上那么多车,每天等着油要喝,这是直观看到的,还有很多化工产业都和石油息息相关,比如常见的塑料等。但是,反弹到4.7元时卖了。为什么卖了?这个问题不要问我,反正卖了。但最关键的是,我还是没有掌握企业估值的科学计量方法。所以只能落得: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其实,很多事情,逻辑很简单,但难的是坚守。坚守个股很难,更难的是坚持一种投资理念。前面十年,从收益率的角度来说,我的业绩还是不错的,但很多钱赚的非常模糊,自己也搞不清是运气还是投资能力帮我赚来的钱,所以从方法论上,我必须改进。关键是企业估值的把握问题,如何计量的问题。当然是一种模糊的计量,精确计量在投资股票时是不存在的。
如果方法上不改进,哪怕我前期的收益率再高,我也会变得落后,还是一样: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所以,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办法突破一下自己。因此在研读年报上,花的功夫比前几年稍微多一点,但是还是远远不够,必须沉浸下来,慢慢地品读。然后消除投资的不确定性,当手中的组合确定性相当高时,收益率自然会上升,或者说亏损概率将明显降低。
我的文化功底差,这不是拒绝学习有一定深度知识的借口,而应该变得更加努力,比我优秀的人都在努力学习,我有什么理由不更努力呢?否则,我总有一天会在投资市场上输得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