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带动增长不会有效》,这篇文章,罗思义写于2013年。能看懂这篇文章,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国经济会走到今天这种情况。民间投资增速下降,吓得国务院派出专家组去调研。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论调提出来几年了?完全不符合经济规律的事情,怎么可能奏效?林毅夫提出,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可以达到8%,这个观点被很多人嘲笑抨击。问题是,这个增速潜力是有前提的,就是继续保持既定的经济发展策略不变,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核心,而不是采用错误的发展思维。以消费拉动,会导致投资下滑、企业利润恶化,就是现在的情况。从上市公司和民间投资的数据看,完全步入一个错误的低速增长轨道。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想要实现去杠杆、降产能、调结构是非常危险的,没有利润做基础。8%的数据基础是过去几十年我国的经济增速都会达到同期发达国家增速超过6个百分点以上,这是有数据统计支持的。即使,劳动力投入增长不再,资源投入增长不再,可有效投资增长还可以推动经济高速成长。对有效投资的认识,发展思维出现分歧。假如,有效投资这部分丧失,其后果将是致命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这部分统计数据,按照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个百分点增长。劳动力和资源投入都不增长,投资再不增长,那中国经济增长即使还能实现2个百分点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终也可能仅仅会录得3-4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速,这是再来一个腰斩的节奏。如果这样,国务院就该换人了,因为无法完成既定的五年计划。这可不是开玩笑的,相当于彻底的宏观经济调控失败。拿消费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来忽悠李克强降低投资的这帮人,其心可诛,面对冷冰冰的数据,胡说八道是要负责任的。工资、社会保障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速,就会带来过度消费。整个西方都是这么走向债务危机的,中国也要步后尘,这是严重的经济发展策略失误。过度消费的问题,正在逐步显现,但是,近期看到一些政策苗条开始转向,我相信中央开始警觉。如果,企业的基本面越来越危险,那全局会崩溃的。信贷萎缩的根本原因是产业结构问题和企业利润问题。还有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盲目的启动减税,这不会带来企业基本面转好,必须要降低工资和社保占比,恢复企业盈利能力,拉高经济增速,否则,等着再腰斩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