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的核心问题,其实都是需求不足。这么疯狂的货币宽松政策,依然不能将CPI控制在2%以上,各国央行行长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通胀就是起不来,这说明需求刺激不足,通缩威胁太大。
中国不缺资本,10%富裕阶层的储蓄盈余年年扩张,储蓄率接近5成,政府是唯一一个有能力年年疯狂投入的市场参与者,而民众的消费和投资意愿并不强,导致大量资金积累在银行体系内,必然形成过高的债务比。如果,10%的富裕阶层大规模消费和投资,则储蓄率降低,银行负债规模降低,自然债务比就会降低。
10%的人不差钱,买房、旅游、炒股、消费,这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发展。问题是,剩下的绝大多数人口,并不是真正富裕,没有能力顺利完成升级,不能成功跨入中产阶级。这批人的需求刺激不起来,中国经济的潜力发挥不了,整个经济后劲就会不足。
国家在这个阶段,是注定的投入主力。几个亿人口要实现购房、购车,成为消费主力,这要求巨大的配套工程跟上去,特别是城市的教育、医疗、保障要跟上,需要大量财政投入,因此,中国中产阶级崛起过程必然伴随继续深化政府投入,还有很多政府工程要上马。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北京、上海看起来公共资源丰富的地方,公共资源依然紧张,表现出投入不足。中小城市人口扩张缓慢,反而公共资源配套是相对多的。农村公共资源配套严重不足,大城市不足,小城市甚至会过量,这些结构性问题需要解决。
需求刺激,并不等同于投资刺激,光靠投资刺激不出需求,必须要靠政策和制度改革,要全方面的解决问题,打破发展桎梏。我国的经济问题其实就是政府政策问题,一二三产业配套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活跃度问题,责任都在政府。政府把该做的做了,不该做的不做,市场自身就会孕育成长。要那么多资格证书干毛?我没证券资格认证,不一样炒股票赚钱么?叼毛用没有,全是内耗。